北京晨报讯 由华夏视听投资的新版《四世同堂》京郊拍摄正酣,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要杀青。昨天记者前去探班,一干明星正在飙戏,赵宝刚和元秋这对“夫妻”虽然一个说普通话、一个讲粤语,但是演起戏来默契十足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十分顺畅。
“大赤包”和富善(右)说得热闹,其实谁也听不明白谁 |
现场
三国争霸
昨天的一场戏是冠晓荷夫妇得知英国大使馆的富善先生在瑞宣家后,就大包小包的来到祁家。明里看望富善先生,实则是冠晓荷想通过富善先生谋份差事。于是,现场出现了赵宝刚、元秋“两口子”极尽巴结之能事与黄磊、蒋勤勤“夫妇”无奈之极的强烈反差。
瑞宣(黄磊)和韵梅(蒋勤勤)夫妇 |
更为戏剧性的一幕是,在拍摄现场,元秋满嘴流利的粤语,赵宝刚讲着大段的普通话,而富善先生操着标准的英语,感觉像“三国争霸”。三人虽然谁也听不懂谁,但完全不影响相互接词儿,演得甚是自如,不过当初的磨合相当艰难,赵宝刚说,“不仅要记我的词儿,还得了解元秋的词。我年龄大了,又多年不演戏,起初记词儿特别困难,现在溜多了,气口接得越来越准。”元秋也有同感,“刚进组时要求我说普通话,压力特别大。后来考虑到要配音,所以干脆讲粤语,这样我演起吵架戏来就能眉飞色舞了。”
赵宝刚
幸灾乐祸
“开始挺痛苦,当导演当习惯了,一下子没权力了,汪俊导演让我干吗我就得干吗,完全任人摆布,不太适应。现在正常了,没我戏时就舒服地坐在旁边看着导演忙东忙西的,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图为赵宝刚和元秋在演对手戏 |
赵宝刚说这段从不习惯到适应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前十几天完全是不知所措,找不到演员的状态;慢慢适应后就能抓住冠晓荷的感觉了;现在演得比较自如了。”虽然演得越来越有感觉,戏瘾被勾了出来,甚至不排除以后会经常在自己的戏中露一小脸,客串个小角色,但赵宝刚对冠晓荷的担心并没减少,“我接这个角色有点被逼无奈,都是一帮好哥们儿,但我始终认为我不太适合冠晓荷,因为距离我的本色太远了。新版冠晓荷媚俗的一面有点多,说话要拿腔拿调、适度夸张才显得生动,但同时不能太戏剧化,否则显得不够生活。
元秋
豁出去了
元秋说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在《四世同堂》剧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刚进组时讲得好多了。现在小段的台词都能用国语说,大段的或者吵架的戏会讲粤语,以便我能够比较自如地加手势、动作。”台词障碍解决后,北京渐冷的天气是元秋最难适应的,“来了两个月,每天都在吃感冒药、消炎药,我大部分时间都得穿着旗袍、丝袜,真的很冷。”元秋坦言自己当初是抱着“不怕死、豁出去”的心态同意出演大赤包的,并认真看过李婉芬版的大赤包,“在熟悉了解这个角色的同时,还想演出区别、演出自己的理解。比如李婉芬会有抽烟等标志性动作,我就没必要再去刻意模仿。”
新版
更丰富更曲折
赵宝刚曾在老版《四世同堂》中饰演祁家老二,并负责部分的后期制作,现在作为知名导演在新版中挑战冠晓荷一角。谈到两版的异同,赵宝刚认为,“拍过一周后我看了样片,开始我会比较,但看完我会把老版忘了,完全被新的表现手法和故事所吸引。老版最成功的地方是人物,栩栩如生,一个是一个,但镜头语言的陈旧和节奏较慢是不足;新版延续了写实的风格,而且情节更丰富了、更曲折了。我相信将来对新版的评价应该是不错的,收视、口碑以及投资回报等不成问题。”能否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证原汁原味是经典翻拍面临的共同难题,赵宝刚指出新版《四世同堂》也是如此,“原著中的一句话扩展成一段情节不可避免地要加词,多几个字能否跟老舍笔下的戏感吻合就很难说,有时候多俩字都不是这个人物的味儿。既要做到准确还原又要符合现代审美是挺难的。”
毕竟,赵宝刚是唯一出演过83版《四世同堂》的演员,而且祁瑞丰与冠晓荷对手戏很多,所以他对冠晓荷也是比较了解的.汪俊在评价赵宝刚的演技时说...
07-11-16 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