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粉红回忆录 ——《情书》停播一周年纪念特辑 搜狐韩娱特别企划 作为在中国韩娱饭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最早进入中国电视市场的韩国娱乐节目,《情书》的停播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 仿佛就还在昨天,我们还每周守侯着,等待着它的到来带给我们欢笑。 眼看着在这一年间,我们曾经熟悉的很多韩娱娱乐节目或停播或改版,渐渐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带给我们的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很多美好的感觉一去不复返了…… |
◆ 情书历史 篇 ◆
第一季——经典时代 《情书》第一季也可称为“神话季”,神话员一共参加了7期节目,正是这7期充满了看点与笑点的节目,为《情书》在后来两年多的时间里,成为韩国的王牌娱乐节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情书》与神话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合作。由一个顶级组合的全体成员每期作为节目的固定出演,本身就让节目充满了话题性,带有配对竞争性质的节目设置,让各自有着鲜明个性成员之间的各种发挥,也达到了白热化。神话不愧是韩国娱乐节目最爱邀请的出演者,六个人可帅气可搞笑,各种临场发挥还充满了智慧与趣味,六人六色,各有自己的特点又统一在神话的团体魅力之下;再加上每期有一位韩国绝对一线美女演员的助阵,吸引眼球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这样的节目又怎么可能不受欢迎? [我来说两句] 对于神话而言,在这样一个强调个性魅力的节目里,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也是一个良好的舞台。《情书》在当时的热播,带动了神话全员的人气的高涨;特别是在中国,让出道已经多年的神话吸引了一大批全新的橙饭,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最中坚的一批橙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情书》开始接受她们的“神话启蒙教育”的。 多看韩国的娱乐节目,还能够对韩国的娱乐圈产生一些比较直观的印象。从《情书》第一季中,就可以鲜明感受到韩国娱乐圈中,演员与歌手地位的悬殊差距,这放在其他国家,似乎都有点难以想象,可在韩国却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实。由于《情书》第一季邀请的女嘉宾都是韩国当红的一线女演员,所以每期节目,女嘉宾都如同公主一般高高在上,接受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第二季——全盛时代 2005年4月,《情书》在播放了半年的时间后,进行了第一次节目改版,将原先七男一女的嘉宾形式,转变成了七男七女的形式,每期邀请的嘉宾也从原先设定了一名当红女演员和七名男歌手,变成了主要以当红歌手为主,间或穿插一些新人演员。 从节目的特点上来说,第二季比第一季要弱;但第二季的优势在于,由于邀请了更多不同的艺人出演,并且在节目的编辑安排上,充分发挥了不同艺人的个人特点,同时大方地将“爱情”作为节目卖点来进行编排,因此让节目有一种介于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之间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将“爱情”作为卖点的节目设置有所微词,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也正是节目作家抓住了普通观众的观看心理,尽管《情书》的节目走向主要还是根据幕后作家的剧本来安排,但这和电视剧相比,真实性总是要更强一些的,看着那么多俊男美女在“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上,施展浑身解数进行竞争,观众是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的。[我来说两句] 《情书》第二季的成功还在于,在节目环节的设置上,增强了直接的对抗性;同时尽管节目每期邀请的艺人都有变化,但每段都有涌现出了一些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出演者,他们有的在节目中说出了很多令人叫绝的经典妙语,有的带来了风靡一时的流行语,有的为节目献上了在其他节目中都无法看到的精彩表演,这些都成为了让《情书》这个节目值得被记忆的资本。 第三季——没落时代 第二季在热闹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收视渐渐开始走下坡,话题性也不如之前那么强烈,毕竟观众是容易喜新厌旧的,所以《情书》酝酿了第三次改版,在2006年5月,推出了《情书》第三季。可不幸的是,《情书》的这第三次改版,完全失败了,节目的收视状况并没有因为新规划好转,反而还每况愈下,最终将《情书》推向了最后的舞台。 第三季的出演者设置变成了十男六女,原则上应该是通过男多女少的状况,增强节目的竞争性。但游戏环节的设置显然和这个初衷背道而驰,过多烦琐乏味的文字游戏和问答让节目的精彩程度锐减,其他游戏的设计也很难再有新意上的突破。如果说第二季是以暧昧作为最大的看点,那么第三季只让人觉得吵闹,《情书》由盛而衰并走上停播的终点也只能是大势所趋。[我来说两句]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
(责任编辑:狐狸雨) 包括情书、情诗、情歌及图画等.但原来二人分手原因不止凯特-摩丝发现Pete和南非模特儿上床,有消息说两人在分手前...
07-10-14 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