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保佑吃饱饭的人民,能看想看的电影。 当李安第二次捧起“金狮”的时候,张艺谋正和马克穆勒在聊天。 台上站了四个人,两个是华语电影的翘楚,一是华语电影的“好朋友”。 颁奖结果公布,有人大跌眼镜,说这一届的电影节,是商业的胜利,是好莱坞的胜利。 是威尼斯电影节抛弃“艺术风格”,没落的开始。 可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不会因为向商业投降而没落,就像威尼斯水城不会因水位线的升高而一定走向倾覆…… 因为无论是威尼斯,还是电影节,他们都在改变。 只有一成不变、固步自封,才会腐朽。 |
A 胜利属于贩夫走卒
李安擒得本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本届电影节开幕,不止华语电影引人瞩目,就连华语媒体的到场数量也曾让姜文大吃一惊。直说:“看来现在大家都有钱了。”其实不光华语媒体的数量在媒体的“海外军团”里人数庞大,而且电影节上的华语媒体,同样是最勤奋的。
他们比别的国家的记者更在乎奖项分配,更看重本国明星人气的高低。因为这关乎“中国人的面子”。
其实得不得奖,得多少奖,有多少人欢呼捧场,又有多少人无聊退场,都是些偶然的,个体性的现象。参赛片的好坏只能决定参赛片自己的命运,可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却不能会如此想。因为华语电影比谁都渴望世界性的认可。
以前我们的电影工业刚刚起步,在国际上拿个奖是给大家伙争了口气。
现在我们的MADE IN CHINA 遍布全球,拿奖更像是寻求一种证明!
中国电影的好朋友--马可-穆勒 |
中国人的这种心态曾让马克穆勒如鱼得水。
意大利本土电影正在萎缩,欧洲电影的“艺术”换不来好莱坞那般可观的票房。
而这些年,正是他这班中国朋友的鼎立相助,才延续了“圣马可”的辉煌。
于是,在马克穆勒要退休之际,他请来了张艺谋。
谁都以为,这回该是马克穆勒卸任前给中国人表示一下的时刻了。
但倔强的张艺谋和狡猾的马克穆勒联手共谋把中国电影的所谓精英分子推下神坛:你们该醒醒了!
电影就应该向商业投降,向人民投降,不要再高高在上,做那些“艺术”的梦了!
什么叫“艺术”?
不是说把电影拍的匪夷所思、横七竖八就是艺术。
能把故事讲的好听需要艺术,能把画面拍的好看需要艺术,能把价钱卖到最好,也是一门艺术。
电影是拍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给自己。
电影是用来愉悦观众的,而不是通过电影,或者通过电影找个女孩,来愉悦自己。
本次电影节好莱坞的大获全胜就是一种暗示:威尼斯一直以来高调宣称的“艺术”风格开始转变,开始增加新的内涵。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张艺谋 |
张艺谋的优秀在于,他总走在别人前面,总在做着改天换地的工作,但这种改变,总被人质疑。
之前的“贩卖”是(那时被骂是因为大家不习惯)。
之后的《英雄》也是(这当然要怪他变得快,而且没变到位)。
现在的威尼斯电影节同样如是。
个人觉得,张艺谋和马克穆勒的这种改变,亏的是姜文的《太阳》。
因为张艺谋和马克穆勒成心要给威尼斯电影节打上“商业化”的烙印。
所以,大奖就要给那些更通俗的电影。
之前在威尼斯,“好看的电影,一定不会得奖。”
不是说姜文的《太阳》不好看,不是说姜文的《太阳》只追求什么高深的艺术。
只是,当更加通俗文化的代表《色戒》遇到了新鲜的《太阳》。
当电影商业化逐渐席卷为一种摧枯拉朽的浪潮。
推崇《色戒》,就有了它的“标志性”意义。
《太阳》与《色戒》,在这样的当口,就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意味。
买票看电影的,多是些“没文化”的老百姓。
终日要给电影套上“精英”标牌的人,总以自己看过多少电影,家里储存了多少碟片来吹嘘自己的“专业”。
请问那些精英人士,你们看过那么多电影,买过几张电影票?
据我所知,买票进场的,多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无处拉手亲嘴的恋人、发完货的商贩、烧完菜的主妇、认不了多少字的农民工(票价够便宜的话)……就像张楚唱过的那首歌: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保佑工人,还有农民,小资产阶级,小偷和民警,升官的升官,离婚的离婚,无所事事的人!
好莱坞之所以称雄全球,攻城掠地,就是因为他们通俗易懂,就是因为他们把电影拍给普罗大众。
三岁小孩会被变形金刚所吸引,三十岁的人同样如此。
对这样的观影阶群,有必要普及了大卫-林奇、大卫-克兰伯格等人是谁之后再去让他们买票吗?
他们要的,或许仅是一个乐子而已。
而电影节,无非就是一个集市。
在这个集市上受欢迎的,不见得就用的趁手,使得舒心。
张艺谋让这个集市回复了它的庸俗面目。
有些人,会因此而反感。
但大多数人,会因此获利。
B 胜利属于那些没有获奖的人
什么时候一旦电影节回复了它作为“电影集市”应有的本来面目。
那么获了奖的,也就失却了应有的荣光。
这样,那些没获奖的,也就有机会被人认可它本来的面目
这时,我想起了圣马可广场,和它旁边的叹息桥。
美丽的圣马可广场下有它耐人寻味的故事。
叹息桥边,又怎会仅是死囚牢里的叹息。
圣马可本是人。
可因为写了《新约@马可福音》,于是变成了人们心中的“神”。
公元前67年,圣马可在埃及殉难。
公元828年,两位富商在当时威尼斯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偷出来、运回威尼斯、存放在今天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祭坛之下。由此,圣马可成为威尼斯人的保护神。
他的标志是水城多处建筑上都镌刻的——带翼的飞狮。
昨夜李安手里举着的,就是由那只狮子做成的——“圣马可金狮”奖杯。
如果没有记错,狮子的左爪下,应该抓着一本圣经,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
圣马可可以安息,中国电影却不能仅靠李安一人独得的两座“金狮”得到拯救。
圣马可保佑的,不是中国电影。
充其量,中国电影在这里只是一种象征。
真正的路,要靠那些得奖的,没得奖的,真正想着拍一部好看的,带劲的,给人看的电影的人去完成。
比如李安,比如姜文。
如果依旧靠“贩卖”来获取所谓捷径
依旧为了迎合电影节和评委的口味去拍电影。
再多几个《无用》,又能如何?
搜狐娱乐独家稿件,谢绝任何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