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SMG影视剧中心得到消息,2007上半年,情感伦理剧成为上海观众的收视新宠,上半年收视率排名前10位的13部剧目中,情感伦理剧有9部之多,约占七成。农历新年期间播出的现代家庭伦理剧《保姆》以8.9%%的平均收视雄踞榜首。而曾经红火一时的古装剧几乎全线退出黄金档,仅有的几部古装剧收视情况也不甚理想。
热
伦理戏大行其道
今年上半年以来,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排播的20部连续剧中,有14部为情感伦理剧。
自5月以来,有连续四部情感伦理剧《女人一辈子》、《换子成龙》、《你一定要幸福》以及《大声呼喊你回来》都是在电视剧频道全国首播,其中三部进入了上半年电视剧收视榜的前10位。这些剧的共同特点是人物命运曲折离奇、情节一波三折,成为情感伦理剧吸引上海观众的制胜法宝。
经典翻拍变热门
在情感伦理剧的重重包夹下,经典重拍剧依旧彰显实力。其中最热的便是翻拍自二十多年前经典港剧《上海滩》的42集电视连续剧《新上海滩》。虽然在同时期的收视大战中,该剧不敌情感伦理剧《保姆》,但却创下了单集13.4%的上半年电视剧收视最高点。而根据老电影翻拍的电视剧《51号兵站》在央视热播之余,登陆东视新闻娱乐频道,也以3.3%的收视率位列该频道上半年电视剧收视亚军。
尽管经典重拍剧一度曾遭到炮轰,但几年经验下来,制片方已懂得如何利用经典的品牌,去酿一瓶好的新酒。今年在其他台播出的经典翻拍剧,如央视热播的《英雄虎胆》以及湖南卫视播出的《又见一帘幽梦》,也都在上海取得了不俗收视表现。
冷
青春剧叫好不叫座
今年上半年有几部公认好的国产青春剧出炉,但奇怪的是这些剧只赢得了口碑,却输了收视率。一部是叶京导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部极受媒体关注的电视剧,唤起了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的集体青春记忆,可惜该剧在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晚间档播出时,平均收视率仅为1.3%,与其热烈的社会反响形成巨大反差。另一部则是赵宝刚导演的《奋斗》,以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奋斗故事为主线,在青年人中颇有口碑,但收视率也只有2.2%。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剧的收视主力军是没有习惯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的年轻一代,在电视机前看了一个头,就等不及地去网上下载或买盗版碟片,电视台没有赚到收视率,反而给盗版商打了免费广告,因此对于这些叫好不叫座的青春剧,电视台在排播时往往踌躇再三,不敢贸然安排在黄金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电视节期间,新生代编剧王凡在“东亚电视剧创作交流峰会”上大声疾呼:让青春剧回到黄金档。只可惜,有收视率这把利剑悬在头顶,又有几家电视台敢去尝这个鲜?
古装剧全线凋零
比青春剧更惨的是曾经大热荧屏的古装剧,今年上半年在沪上露面的古装剧仅有两部,却都收视欠佳。《封神榜》论其题材、以及其强大的明星阵容,绝对赚足噱头,可却在春节后半段平淡收场。而《康熙秘史》尽管打出著名导演尤小刚“秘史系列”终结篇的旗号,又有夏雨、胡静、钟汉良等影视红星加盟,仍然未能再现如《孝庄秘史》般的收视佳绩,平均收视率仅为4.9%。有意思的是,该剧在香港播出时为同时期的收视冠军,在上海却遭冷遇,不难看出上海观众口味的变化以及古装剧在内地市场日渐式微的态势。
由于古装剧的热潮衰退,再加上涉案剧退出黄金档,上半年上海荧屏黄金档电视剧已呈现情感伦理剧独挑大梁的局面。而从目前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生产和购买情况看,下半年此情形仍将持续。
记者手记
让电视剧“动”起来
面对愈演愈烈的收视大战,电视台在电视剧播出方面也开始尝试各种与观众互动的手段,以期抓住眼球,提升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新上海滩》在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时,SMG影视剧中心在网络和短信平台发起大结局票选,邀请观众投票决定“冯敬尧该不该死”,总票数超过千万,使得该剧收视率在临近结局时一路走高,并创下上半年的最高点。今夏,根据网络小说《双面胶》改编的同名连续剧在上视电视剧频道播出时,SMG影视剧中心更是推出每日互动话题和直播特别节目,除了开通观众短信留言平台外,还邀请知名主持人、情感家庭问题专家和演艺明星等参与直播室讨论,将观众互动模式再推进一步。
根据观众意愿决定电视剧的走向和剧中人物的命运,这样的做法在不少欧美国家已属常见。国内电视台进行类似尝试,一来表明观众互动这种在娱乐、真人秀等节目中屡试不爽的吸引眼球手法已经进入电视剧播出领域,再者也是电视台的一种姿态:不再满足于做单纯的播出平台,而是在引导观众方面下足功夫,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