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突然去世,继马季之后相声界再遭损失,令人叹惋。侯耀文先生离世对相声界意味着什么?他生前对相声事业的贡献又是什么?他能否跻身相声大师行列?这些问题有些是充满争议的,有些是需要探讨的,却又都是不可回避的。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搜狐娱乐将会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对侯耀文先生以及他身后的相声事业进行一次深度探讨。今天推出的是我们这次特别报道的第五篇,衰亡还是再生?“侯门生变”后的相声困局。 系列回顾: |
尊循“逝者如斯”的中国传统,原本不该在侯耀文(侯耀文新闻,侯耀文相声,侯耀文说吧)先生“尸骨未寒”的当口写下如此“冰冷的文字”。可有些话不吐不快,有些事又非做不可,或许,这样一个全民悼念的时刻,悲伤之余的“思索”要好过众口一辞的“缅怀”,这也暗合目前相声界的现状:源自生活的“草根段子”永远比硬挠胳肢窝的“高雅艺术”更可乐,真情实感到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原谅的——多讲真话,少套虚磁,连死去的人都不会怪罪你。
关键词:“相声已死”
实话?昏话?
“侯耀文死了,其实是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这句话发现于笔者浏览有关“侯耀文逝世”的网页之时,套用这位网友的句式,我们可以举一反三,说出一大堆来,比如:崔健(崔健新闻,崔健音乐,崔健说吧)不摇滚了,罗大佑下海了,其实都是件不大不小的事……
在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别说那些曾经的“精神偶像”所面临的“价值遗忘”了,就连稍微“严肃一点”的行为都会被冠上些闹剧色彩。比如说前阵子闹得轰轰烈烈的“相声门恩怨”,议论到最后,不少人对“侯耀文到底有没有骂过马季”,“冯巩到底是不是倒缸(郭德纲)派的幕后黑手”这些“八卦秘闻”的兴趣,已经远远大于“关注相声发展”本身。
作为中国曲艺的一种,相声有据可查的历史,迄今不过一个半世纪左右。而真正使“相声”从旧时地摊上的草根杂耍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欣赏到的喜剧艺术,有两个人可并领头功,那就是侯宝林与马三立。 对于他们两人,曾有这样的精准评价:“侯宝林(1917—1993)为相声史所做的最大贡献,是改变并提高了相声艺术的品位与格调,而马三立(1914——2003.2.11)的贡献在于他对相声艺术传统的全面继承。如果说侯宝林是在革新突破和发展,那么马三立就是对传统的拿捏把握与继承。”
不知算不算“因缘际会”,两位“世纪老人”相继过世之后,能有实力传承和称雄相声天下的,依然是“侯马”两姓——侯氏兄弟与马季以及马三立的后人。相比与马氏后人一向的保守低调,被更多人熟知的侯耀华侯耀文两兄弟和马季则属于“同门”,都曾师荫于侯宝林门下,只不过……
停!还翻这些“史书”干什么!就像看待侯耀文的离世,对于一些人来说,犹如突失栋梁,可对于更多玩电脑游戏看漫画长大的“新人类”来说,听到“侯耀文死了”,只不过会转念一瞬:哦,那个总在电视上说相声的长脸汉子挂了。那些不曾经历过靠听收音机打发午后时光的人,是不屑于理会“相声恩恩怨”,“过去历史”的,对他们来说,太无聊太老套了!
所以,“死去”的不是相声,而是光阴。
说“相声已死”的,大多都是一些怀旧的人,使命感过强的人。总是对过往的,特定时代造就的“辉煌”惦念不已,即使知道“时光是回不去”了,依旧会黯然神伤。
任何一个体会过枯荣的人都明白岁岁年年的翻转与轮回,既然人们找乐的方式无可避免已经由单纯的收音机发展到现今数不胜数的新玩意,那么对于“相声的衰落”,尽可以抱着豁达的心情笑看它的“死亡”。
没有早年“天津卫的地摊小玩乐”,也就不会有当年的“举国相声崇拜”。同样,没有体会“相声死亡”,就不会有“相声的新生”。
关键词:“高低贵口”
高雅?草根?
悲哀“相声已死”不如思考“相声再生”。
这就不得不提到侯耀文。虽然不少人懒得理会什么“相声宗谱”,甚至凭“少相老相”把侯氏兄弟和姜昆(姜昆新闻,姜昆相声,姜昆说吧)冯巩的“辈分”等同起来。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在“相声再生”这一历史命题中,侯耀文最大的贡献就是挖掘和提携出了一个“郭德纲”。
郭德纲被媒体包装成了新时代的“草根英雄”并大获成功。侯耀文的功绩在于,通过提携郭德纲,把父辈革新发展成“高雅艺术”的相声又还给了“草根人群”。只不过,地摊儿变成了德云社,“天津卫的糊口生计”变成了“颇具另类气质”的寻常消遣而已。
可以说,是电视机把相声像股票一样疯狂炒高,然后上演“主力出逃”,将它狠狠的抛弃于谷底。
国内电视文化发展的初期,相声作为走红于民间,电台的艺术门类,顺理成章被拿来利用并大获成功。在娱乐方式还较为贫瘠的年代,相声演员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而侯耀文去世前居住的玫瑰园豪宅,也跟当年的“走穴狂潮”不无关系。但这批人的功成名就并不能阻止相声被电视遗忘的命运。
电视时代的相声“泡沫”十足,说不敢说,乐不敢乐,只在“空中楼阁”中臆造“戏剧冲突”。这或许,跟侯氏兄弟,马季,姜昆等人过早过上“优裕生活”有关。他们既是相声艺术的传承者和领军人,同时又是社会转型时代的获益者,一边要守着祖上留下的文化遗产,一边又难以抗拒弄潮的诱惑。因此,在说相声之余,搞副业开网站,当县长,拍电影,做生意也无可厚非!这或许是“相声衰落”的一点历史原因。这同时也是“侯马”总觉愧对上辈的惆怅之源。
而郭德纲的适时出现填补了他们心中的这份遗憾。他在天津跟“师傅”闹翻,自觉前途无望,迫于生计北上淘金。其间经历了从城市的霓虹一路走回大兴小屋的生活困窘,在遍尝人间冷暖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的艺术灵感,“睚眦必报”的个性又让他乐于将这种生活感悟幻化成尖锐、诙谐、过瘾的“相声”。更有传奇意味的是,在德云社门可罗雀的时候,他又遇见了侯耀文,当怀才不遇的“千里马”终于碰上“踌躇满志”的“伯乐”,能不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吗?
个人以为,侯耀文最大的贡献不是说了多少相声,演过多少小品,而是通过对郭德纲的成功打造,给相声艺术的艰难转型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虽然他此生遗憾未能像马季一样制造“宇宙牌香烟”,但有“提携后辈,拯救传统”这副“扑克”在手,已经足以对得起相声,对得起自己的父亲。
关键词:“门派之争”
真的?假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从媒体们的报道中我们逐渐形成这么一个映像——相声界挺乱的,因为那些所谓错中复杂的“门派之争”。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很多有关于“相声同门不和,侯耀文大骂马季”的传闻出现,接下来,又流传出“冯巩和郭德纲明争暗斗”的新版本。或许,追根溯源,这跟最早出现的“徒弟马季曾经掌掴师父侯宝林”流言有关。虽然双方当事人一直在否认此事,但对于这些戏剧化的故事,人们更多的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因为这样的话,“师徒三代之间的恩怨故事”就一定比任何相声还要好听!
马季去世之时,就有人巴不得看到“侯氏兄弟拒绝出席马季葬礼”的场面出现,即使在侯耀文去世之后,还有人在留意冯巩,姜昆会不会第一时间赶往侯府拜祭,那怕是姜昆带队日本公干,冯巩电话没有接通,也会有人开始“肆意揣测”,然后以“百晓生”的口吻说:“看!我说他们关系有问题吧!”
这时候,笔者宁愿相信,他们之间或许会有误解,但不至于到了“兵戎相见,一个给一个背后捅刀子”的地步,而且,在事关“拯救与发展相声事业”的大是大非面前,所有的私人恩怨都会烟消云散!马季葬礼上,侯氏兄弟的泪水就能够说明一切,而侯耀文去世后,姜昆冯巩的作为,同样让人挑不出什么刺来。
如今,“侯门生变”,马季侯耀文相继离开人间,不应成为好事媒体“重揪旧账”的开始,而更应该在悲伤之余,考虑相声界如何优化重组,重新洗牌。埋葬的,不应该只是两个为相声事业操劳了一辈子的灵魂,同样该埋葬的,还应该有无效内耗和无聊传言。
斯人已逝,往事如风,生前的一切都不过是一缕青烟,如果生者依然纠葛于陈旧往事而无法挂怀,除了被人瞧不起,损害的,还会是原本就已“困局凸显”的整个业界!
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全球化趋势的今天,过多着眼于区分“门户派别”的界限,只能显得陈旧与老土,一股子旧习气的腐败味道。试想,对于全国过亿的相声迷来说,看小报长篇累牍搞些“揭秘相声圈”的玩意有快感,还是除夕夜看到冯巩和郭德纲在电视上说“新相声”更可乐些?
当数以百计的记者蜂拥在医院门口彻夜蹲守之时,有没有人想过,对于更多的“马季”与“侯耀文”,为何总是只有人死了才会如此关注?他们所在艺术领域的生存状态,平日里,又有几个人真正关心?寻常日子里,八卦传闻又抢走了相声多大的版面空间?
以体现其独特的暗喻和反讽表现形式,所以侯耀文的弟子郭德纲的出现也不是偶然,而是相声结合当下文化、重走民间路线的艺术尝试。可惜的是...
06-27 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