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错过了之前香港电影节上的放映,所以看到《吴清源》,是我个人在这次上海电影节上最大的收获。
每年上海电影节,都希望能发现一些值得惊喜的国产片。在那里,我看了至今未能公映的《旅程》(杨超)、《云的南方》(朱文)、《光荣的愤怒》(曹保平),看了当时惊艳的《疯狂的石头》——所以《南方都市报》才会在这部电影后来大红大紫之前,用宁浩做了整版封面(它大概也是第一张这么做的报纸)。
这些当然都要感谢上海电影节,尽管这可能只是这个电影节的无心之得——每年的国产片单元并不是主办方喜欢的环节,因为票房太少。关于这件事,今年最新的笑话是:想要自己买票支持国产片几乎不可能。因为每年上海电影节的国产片,基本都只在上海影城7厅(一个小厅,几十个座位)放映一场;而今年电影节方面和央视电影频道弄了个针对国产片的“传媒大奖”(是的,这个奖跟《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一点关系也没有,上海电影节上的这个“传媒大奖”不过是因为双方要来个合作,随便套了个名头而已),工作人员更是在影院门口抓着记者们填选票。因为这个奖,所以凭记者证可以观看大部分国产片,所以那个7厅就几乎总是满座。而买票,不能。
事实上,有红地毯上的明星,有能挣票房的电影,上海电影节就会很开心——因为恐怕上海电影节的关键词从来不是“电影”,而是“上海”。说白了,上海电影节是个政府推动的形象工程,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很多为这个电影节专职工作的人,并非因为对电影很在行——我说的在行,是指它不可能像国际上的电影节那样,聘任类似马克·穆勒之类熟悉电影节圈子的人来操持这个电影节(当然,我希望上海电影节用行动粉碎我口中的这个“不可能”)。为这个电影节专职工作的人,只是因为机缘巧合刚好来负责这些事的“工作人员”。尽管今年有上海民间的热血影迷为电影节无偿工作,包括不需任何酬劳撰写、编辑了几乎等同于电影节场刊的《完全电影手册》,但是接待工作上没完没了的失误、导演与观众交流没有主持人好像单口相声、发给记者的小册子里“勘误表”写成“刊物表”、放映电影焦点不准字幕很烂……这些问题我想并非是靠利用民间精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的,是让上海电影节从“上海”回到“电影”的专业精神(以及给予专业精神发挥空间的体制与管理方式);也惟有如此,它才真的能成为上海的一副好招牌,而不会是手里的一张烂牌。
...获得青龙电影节新人奖的在熙则扮演了集孪生姐妹两人的爱于一身的书生...关键词 心理变态 《黑色之家》 6月21日,根据日本同名小说改编的韩国影片《黑色之家》首映吸引了7...
06-25 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