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片票房高口碑差,小片难发行难见观众,这已经是中国电影市场存在多年的问题。然而6月,曲江新人新作展和上海电影节上的两场论坛,却让大片和小片的生存矛盾再次加剧,言论交锋达到高潮。
交锋·起因
月初,在西安举行的“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以下简称“双新展”)曲江电影论坛上,谢飞、魏明伦等一批电影人,纷纷向以张艺谋(张艺谋新闻,张艺谋说吧)、陈凯歌(陈凯歌新闻,陈凯歌说吧)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开火,称他们的影片中缺乏真实普通人的感情,大片正成为商人的赚钱工具。
而在正在上海举行的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冯小刚(冯小刚新闻,冯小刚说吧)在谈到中国大片近两年的“饱受非议”时,言辞激烈地表示:“我觉得对大片的仇恨是没有道理的。是不是我们不拍了,中国电影就好了?”
交锋·论辩
正方
大片是主流
辩手1:韩三平(国家一级导演,中影集团董事长)
真正的中国大片,是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的。这部电影在全球共获得11亿票房收入,当时海内外一片哗然,就连好莱坞也立即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觉得应该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辩手2:冯小刚(《夜宴》导演)
我觉得对中国大片的仇恨是没道理的。中国内地现在的票房构成,4000万到1亿的基本是香港导演的作品,6000万到1亿的基本是好莱坞电影,1亿票房以上的只有张艺谋、陈凯歌还有我的电影。也就是说,我们仨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
反方
中小成本影片受排挤 有价无市
辩手1 魏明伦(曲江双新展评委)
影评人魏明伦在谈论到大片时,不愿指名道姓:“用高科技、低人文来形容我们当前某些电影,或者是某些倾向我觉得是合适的;用高经济、低道德来形容也是合适的。”他同时还指出,大片一味繁荣,给中小成本影片造成排挤,使他们有价值,但没市场。
辩手2:王焕武(《小六》导演,曲江双新展获奖导演)
王焕武认为,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贾樟柯新闻,贾樟柯说吧)、王小帅、陆川等成名导演,一大批新锐导演已经作为一支新的力量崛起。
“我们这代人做片子,对可视性、商业性要更看重一些,毕竟我们的思维和想法都与年轻人比较接近。很多中小成本的影片本身是非常优秀的,它们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石,但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中小成本的影片与观众见面,这次曲江双新展就是这个目的。”王焕武说。
辩手3:庄宇新(《爱情的牙齿》导演,曲江双新展获奖导演)
庄宇新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成本影片肯定有它的观众群,中国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喜欢那些所谓的大片。但中国的电影市场现在还非常不成熟,小成本影片没有生存空间。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影片上映两天、三天就下了,为什么?你硬要强迫一部小成本影片到豪华影院放映,同样的票价它没法去跟那些大的商业片竞争。”
![]() |
叶京搜狐放言:冯小刚张艺谋把中国电影做死了 他们(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的电影已经脱离了正确的轨道,充满了铜臭的味道、很功利了...
09-18 1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