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台迟到的演出。因为早在2004年,这台被德国柏林艺术节主席约翰内斯先生委约创作并首演于柏林世界文化宫的作品,当时就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和广泛的好评。今天,它终于在北京与现代舞的忠实观众见面了,尽管演出只有55分钟,主要演员只有两个人,但是,观众还是毫不吝惜他们的掌声。这就是北京现代舞团创作总监高艳津子委约创作的现代舞剧《觉》。
表演 |
《觉》是一台精致而极富深刻含义的现代舞作品。从表面看,《觉》好像是一台由跳现代舞的高艳津子(女儿)与跳传统舞的罗丽丽女士(母亲)同台演出的舞蹈。但是,现代舞剧《觉》却吸收了其他艺术家的加入。它有著名音乐人、人声艺术家刘索拉的加入;它有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和鼓演奏家张仰胜、服装设计钟佳妮等艺术家的加入。于是,一台看似简单的母女同台的演出,便在各门类艺术家的共同参与与创作中,呈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气质。
《觉》由五个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舞段组成,而结构这五个段落的便是“情感”。
演出开始时,我们听到了刘索拉婉转的人声清唱。母亲长发飘落,穿着繁复的藏锦坐着背对观众。女儿与母亲相对,她一身素白。她时而细细地梳理着母亲的长发,时而又在母亲的上方作展翅飞翔状。刘索拉喃喃的私语伴随着琵琶声和鼓声。这一舞段的重点显然在“女儿”身上。
第二舞段:母亲转过了身来。她用她纤细的双手,以中国戏曲的“手、眼、身、法、步”,表现着大自然的事物和意象。于是,天与地,花与鸟、虫与鱼等等大自然的事物和意象,都在母亲纤细的双手间舒缓地得以呈现。母亲的一招一式都是那么美,那么让人陶醉。而刘索拉的人声此刻仿佛在轻声地代替母亲呼唤女儿:回来吧,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吧!
第三舞段:母与女的纠缠。然而,年轻而又叛逆的女儿似乎对母亲的召唤并不在意,她似乎急于挣脱掉母亲的束缚。于是,母与女在方寸间纠缠着、舞蹈着。女儿试图脱掉母亲繁复的藏锦,而一直捍卫传统的母亲,显然要拼尽力气保护它。人声、琵琶、鼓声在这里越发加剧,而最终女儿跑出了母亲的视线。
第四舞段:女儿追逐母亲的脚步。鼓声激昂,奔跑着跑出母亲视线的女儿,意外地在路上捡到了一只小巧的绣花鞋。她穿在自己的一只脚上,继续奔跑。在女儿奔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舞台的右下方即舞台的侧幕,母亲的一只手始终在做着动作。她好像召唤着女儿的回归,又好像在给迷途的女儿以必要的指引,又好像在用这只手呵护着女儿。女儿跑着跑着,可能觉得那只脚上的绣花鞋都是束缚,于是她干脆脱掉了那只绣花鞋,继续狂奔起来。
第五舞段:母与女的妥协和融合。甩着长发,狂奔着的女儿,跑着跑着疯狂了。她以为自己彻底获得了自由,可是,扔掉了那只绣花鞋,她完全没有方向了。于是,她歇斯底里地甩动着长发,疯狂而剧烈地舞动着。此时,人声、鼓声、琵琶声,越发加剧。我们看到,母亲终于脱掉了那身繁复的藏锦,身上只穿了一件红色的水绣装,她追赶着失去方向的女儿。女儿终于安静了下来。当母亲再一次以红色的水绣装背对观众时,女儿被她的苦心感召,她再次与母亲相对,细细地梳理着母亲长长的秀发,并轻轻地脱去了母亲外面的水绣服,母亲回到了最初的状态。而女儿在拿走了母亲的水绣服后,仿佛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在。
《觉》是一个篇幅并不长的作品,但是它所包含的意义却并不简单。首先,以一个母亲与女儿舞台上的对话,来呈现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对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和切入点。其次,《觉》以它清晰的舞蹈语汇,细腻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我们看母亲穿着的那身繁复的藏锦,它那么复杂,又那么累赘。也许它正是传统的一层层的堆砌,精巧好看但却行动不便。母亲用她那纤细的双手,在“手、眼、身、法、步”中间,表现着大自然的事物和意象。那些动作是那么美妙,那么空灵。这些美好的事物难道是我们要舍弃的吗?这些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更需要的是继承和发扬。
接下来,我们在看到女儿捡到母亲的一只绣花鞋,穿上又丢掉,并在茫然中找不到方向时,我们会醒悟:原来捡到绣花鞋的女儿,只是学到了母亲的一点皮毛。她跳得再好,别人充其量会说,你跳得很像你母亲。但是,当女儿要寻找自己的东西,她草率地扔掉了母亲的绣花鞋后,她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方向了。她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可能她彻底自由了,但是她却失去了自我。她越想自由,就越发现自己被限制。而当女儿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时,她挣脱掉了不必要的束缚,发现原来处处是自由。这就像这部舞剧的结尾——女儿帮助母亲挣脱了传统的束缚,母亲得以轻装上阵,而女儿则在传统与现代的反思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方向所在。这就如创作者高艳津子自己所说:你看见空气中的灰尘,每一点灰尘都能代表你自己。当你自由的时候,你发现你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你将成为你以后的孩子们的传统。这个故事表明,传统就是现代的母亲。
对比现代舞剧《觉》的创作,我想我们当今的其他戏剧和舞台剧创作,它们当中也许并不缺乏具备宏大主题和叙事结构的作品;但是,《觉》的创作却是以小见大的,它对传统和现代意义的开掘,远胜过某些貌似宏大但却大而无当的作品。《觉》又是那种能够让人反复回味和思考、每一次都会有所得的作品。比起那些为了某个工程、某个评奖而匆忙打造、一次演出完了后就刀枪入库不再演出的所谓大制作,《觉》至少以它的小巧、精致和深刻,树立了另一种形态上的创作标本。而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愿意引用曾经创作过话剧《良辰美景》的编剧赵耀民先生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赵耀民说:“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一文雅的词句本身就值得玩味。“良辰美景”固然是人神共趋的美好境界,“奈何天”却是各安天命和无能为力的终极无奈。但是,传统艺术的魅力与现代人们的追求,能否不在此消彼长中成为彼此的牺牲,能否不再尴尬与哀怜中渐行渐远呢?供图/北京现代舞团 刘华萍
海岩《金耳环》开播 李倩首部现代戏历亲情(图)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海岩转型之作《金耳环》终于在广西南宁电视台首轮播出。该剧是根据海岩的长篇小说《河流如血》改编而来...
06-07 1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