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度妍获戛纳影后,阿兰·德龙为其颁奖献吻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幕。在好莱坞“奥斯卡”追求感官刺激的审美潮流冲击下,戛纳电影节仍然保持自己的态度:关注人生冷暖,揭示善恶人性。人生“六十而耳顺”,电影节到了这把年纪,大概也淡然自若,处变不惊了。我们向您推介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看看花甲戛纳将目光投向的那些映射辛苦人生的精彩影片。
戛纳,尊重电影本身 戛纳国际电影节已经60岁“高龄”,受到愈来愈多“谄媚”、“势利”的质疑,但是每每奖项揭晓的一瞬,便回复了严谨的艺术品位,总是将棕榈叶抛给那些执着于做电影的有心人。
昨日落幕的60周年盛典亦不例外。
戛纳给予各个国家同等的权利,将这些平常极难得到宣传契机的电影推广出去,同时也更关注这些国家的文化。最重要的奖项金棕榈奖颁给了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这个奖项往往是最淡定从容的,往往剔除所谓“热门”的冲击。拿下评审团奖的一部电影是法国、荷兰与墨西哥合拍的《沉默的阳光》。法国导演朱利安·萧贝尔凭借纪录片《潜水钟与蝴蝶》拿到了最佳导演奖,该片与从前同用纪录片“剑走偏锋”而在戛纳受宠的《华氏911》不同,是关注特殊人群的创意之作。
最令亚洲人激越的,恐怕要数李沧东的复出,这位韩国导演曾经拍出了震撼人心的《薄荷糖》与《绿洲》。此次他的新片《密阳》尽管风头远不如王家卫的《蓝莓之夜》强劲,却让全度妍得到了戛纳影后的殊荣。全度妍是韩国有名的实力派演员,此次她在《密阳》中诠释最拿手的苦情戏,自然很容易征服评委。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作品一直追求影像美感,此次凭《殡之森》夺得评委会大奖。
最值得一提的是加斯·范·桑特的《迷幻公园》,桑特作为独立电影人中的佼佼者,一直是戛纳的常客,2003年他的《大象》获得金棕榈大奖。今年的《迷幻公园》似乎依旧不肯错过青少年犯罪的主题,摘走了“60周年纪念评委会特别奖”,也算是戛纳向这位美国天才导演的一次致敬。
有人断言戛纳已日趋“好莱坞”化。然而看到今年的评选结果,相信影迷们依旧会感到欣慰,因为戛纳没有盲从,依旧摆出自己的态度:只看重电影本身的品质,这是戛纳对电影六十年如一日的尊重,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暗地妖娆
获奖片观影手册 从戛纳部分获奖影片里,你将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生
从堕胎的罗马尼亚少女到法国中风的时尚杂志编辑,从失去丈夫与儿子的韩国少妇到抉择于爱情中的墨西哥男青年……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们的人生况味。
金棕榈奖
《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
视点:在罗马尼亚法律仍将堕胎视为违法时,一名女学生执意进行堕胎手术,结果引发了一系列可怕的后果。片名正是片中女主角从怀孕到决定堕胎时所经过的天数。影片剧本的灵感来自一些人们不愿对他人诉说的个人经历。
评委会大奖
《殡之森》(日本)
视点:奈良北部山间有家用老房子改造成的智障中心。工作人员茂树与真千子各自也活在自己紧闭的内心中。一天,真千子和茂树在去给茂树亡妻扫墓的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后真千子去寻找援助,但是,事态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戛纳60周年特别奖
《迷幻公园》(美国/法国)
视点:一个玩溜冰板的少年与一名保安发生口角,争执中无意出手杀死了保安。恐惧、困惑、想逃避责任……少年在街头徘徊,他的人生发生改变。
评审团奖
《我在伊朗长大》(法国/美国)
视点:影片以伊朗少女Marjane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探讨了宗教、信仰、民族等敏感话题。加之影片背景更是设在伊朗这个超敏感地区,所以本片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深刻的政治印记。
《沉默的阳光》(墨西哥/法国/荷兰)
视点:约翰和家人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小城镇,爱情的突然降临为约翰的生活平添色彩,但随之而来的绝不仅仅是两情相悦的缠绵,观念的碰撞、环境的改变让约翰不得不在改变自己或者放弃爱情中做出两难选择……
最佳导演奖:朱利安·萧贝尔
《潜水钟与蝴蝶》(法国/美国)
视点:1995年,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总编辑吉恩·多米尼克·鲍比事业与家庭双得意,43岁的他突然因脑干中风,全身瘫痪,在语音矫正师的耐心训练及友人的细心协助下,鲍比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用仅有的生命力量描述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说现在的他就像是被困在重重的潜水钟里,压迫得快喘不过气来,但他的灵魂如同轻盈的蝴蝶一样可以四处飞翔……
最佳男演员奖: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驱逐》(俄罗斯)
视点: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了他们生活着的工业城市,回到丈夫故乡的村庄里,并在父亲的老屋里住下。与喧闹的城市相比,这里有着十分迷人的大自然。可惜,他们的生活还是没能在平静中度过。
最佳女演员奖:全度妍
《密阳》(韩国)
视点:申爱带着儿子来到了已故老公的家乡。面对别人怜悯的眼神她总是会对那些人说:“我不觉得很辛苦。”但是直到有一天她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喜欢跟朋友混在一起的宗灿偶然遇见了申爱,宗灿为申爱找可以住的房子、打听钢琴学院的信息……失去所有爱的女人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男人,爱情,能否会开始呢?
最佳编剧奖:费斯·阿金
《在人生的另一边》(土耳其/德国)
视点:内雅特竭力反对他的鳏夫父亲和妓女耶特同居生活。直到内雅特发现耶特把挣的钱都寄回土耳其,以资助女儿上学,内雅特改变了原先的看法。但耶特的突然去世造成了父子间巨大的隔阂,内雅特决定去土耳其寻找耶特的女儿艾伊藤。不料,政治激进分子艾伊藤为了躲避土耳其当局,早已逃到了德国……宗禾
戛纳不盲从主流 失落的大牌 几家欢喜几家愁。本届戛纳最沮丧的人,恐怕便是那些曾经最有自信的戛纳常客,比如导演王家卫和侯孝贤。
王家卫携最新作品《蓝莓之夜》自信满满地冲击“金棕榈”。岂料《蓝莓之夜》一掀盖头便被几家权威的媒体批得一无是处,鉴于戛纳一直视媒体评论如“粪土”的强硬作风,影片的命运一时也无法草率地下判断。无奈这位曾经用《春光乍泄》一类的经典影片打拼出了名气的大导演,终于还是落得和《2046》一样颗粒无收的下场。声势最浩大的热门往往会被戛纳浇上一盆优雅的凉水,王家卫今后应该习惯这样“急速冷却”的待遇。
侯孝贤的尴尬不亚于王家卫,作为台湾艺术电影导演的重头人物,他几乎每出一部作品便受到电影同行的关注。此次与法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朱丽叶·比诺什合作了《红气球》,本以为可以惊艳戛纳,却不想差点连参赛资格都失去,最后只能进入“一种关注”单元试试运气,同样一无所获。
本届戛纳电影节,对中国导演来说,最失望的恐怕要数姜文。他送选的《太阳照常升起》没有进入竞赛单元。从改编自王朔小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问世,姜文便显示出惊人的才华,叙事手法朴实劲道,之后的《鬼子来了》愈加丰满有力。《太阳》没有在戛纳升起,令人遗憾。
情色片《昔日情人》的导演凯瑟琳·布雷亚也空手而归,这位女导演的作品通常会惊世骇俗,比如曾经震惊戛纳的《罗曼史》,饱受争议的血腥情色片《地狱解剖》。不过随着戛纳愈加关注人性主题的趋势,布雷亚那些浓重激进的作品自然不受待见,相信她的心态应该远比侯孝贤与王家卫要平和得多。
同样受到冷遇的是电影鬼才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科恩的黑色幽默与诡异悬念一直受到观众欢迎,一时失利应该不影响影迷对他的喜爱。韩国赫赫有名的金基德本想凭借《呼吸》冲刺戛纳,无奈戛纳评委也察觉到他“江郎才尽”的窘迫,狠心地连安慰奖都没给一个。
但是请别在意,让大牌们落选也是戛纳传统之一,这并非完全取决于评审的个人口味,更多的是一种对主流的蔑视与苛刻。章苒苒
(责任编辑:宋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