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尚先生》杂志
换妆改造型的时候,李连杰(李连杰新闻,李连杰说吧)顾不得先给自己卸下满脸满身的粉妆,却忙不迭地拿起面巾纸仔细擦拭手里那串沾了金粉的佛珠。佛珠有一百零八颗,那是人世间的贪、嗔、痴、慢、疑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李连杰每天都要念上几遍,这是他追随释迦牟尼的形式。
李连杰是释迦牟尼的追随者,但他说作为追随者,你不必要模仿佛祖的每一个行为,比如你根本不需要趁太太熟睡时出走、抛家弃子、隐遁山林,佛祖想要人们珍惜的,并非是放弃物质世界的这个实际行动,而是能了解并接受生命真谛的能力。
生死悟
你可以说李连杰现在已经四十三岁了,也可以说今天的李连杰其实刚满三岁。说他四十三岁是以他的出生年份为坐标,说他三岁是以他的心灵重生之日为参照。
那是在释迦牟尼毅然踏出迦毗罗卫国华丽宫门后的第两千五百三十八年末,印度洋边数以百万计的众生正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他们中有些正在土邦的庙宇中祈祷福祉、赞颂神明,有些则趁着商品打折大肆采购、煮酒烹彘,此时,那场世纪海啸骤然而至,灾难的画面堪比维苏威火山吞噬庞贝的瞬间。当新闻报道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许多人都幻想着名嘴奥普拉会突然出现插播,告诉大家这一切都是假的,或者希望弥赛亚、孙悟空之类的大贤大圣会从天而降、弥灾灭难、解救众生,这其中也包括那个马上就要重生的四十岁的李连杰。
四十岁之前,李连杰如果偶尔想到死亡,他所思所想的大概与你我差不多——“我会得到多少遗产?”或者“我的骨灰要撒在什么地方?”决斗、杀戮、血腥谋杀的影像环绕他和每一个看他电影的人,这些影像非但没有提醒看客最终的命运,反而被拿来作为娱乐和利润之源。死亡早已成为一种消费产品,一种促成他“功夫皇帝”地位的催化剂。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并不去深思死亡的本质他很像没有出走前的释迦牟尼,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让自己避开真相,以至对生死的征象产生免疫力。他也曾吹灭蜡烛来庆生,而不是告诉自己已离死亡又近了一步,他也曾用烟火和香槟庆祝新年,让自己麻痹新的一年难以预料的事实。
四十岁之后,李连杰看到的是即使经过海啸这般具有摧毁性的警示,死亡依旧很快就被人们所埋藏然后遗忘——豪华的度假村用不了多久就重新耸立在受难者家属前来认尸的地点,海滩边的帅哥美女们依旧会沉迷于组合与造作各种现实,以求取永恒的快乐。他曾经亲手编织的那些梦想——奥斯卡提名、好家人、好名声,最好还要跻身美国A级片的“千万俱乐部”,到老挽着太太一起坐豪华游轮旅行,都像是母亲用来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小拨浪鼓,让他以为生命是恒常的,而不是无常的。
“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半过程。我们只要生而不要死,只要得而不要失,只要考试的结束而不要它的开始。但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
海啸来的时候,李连杰在大海里飘着,差一点就死了,马尔代夫的大浪已经没到了他的下巴,一双女儿转眼就要被波涛卷走,“可是,突然好像有佛祖保佑似的,巨浪从我们头顶幡然而过,却把我们留了下来。”
从那一刻起,武者李连杰仿佛用莲花再造了肉身的哪吒,从一个武者变成一个悟者。
灭我论
海啸之后,李连杰把每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因为他不知道明天是否撞车,吃东西会不会中毒。2007年的3月24日,我们遇到李连杰的那天,他当日的“末日主题”是做一个“话痨”——
“我拍了27年的电影,中间也经历了好几次生死一线的灾难,以至对生命有特别的感悟,如果每个人都能拿出一点点爱,每个人一月一块钱,生命就都有希望。”
“如果从太空看地球,地球上所有的人就是一家人!1+1+1……,每个人一个月一块钱,自己人帮自己人,我们一起来战胜困难。”
“我从小练习武术,武术让我走遍全球。如果每个人都能拿出一点点爱,1+1+1……,任何灾难都能克服。”
“海啸没把我淹死,我捡了一条命,于是我想这是上天留给我机会做一些事情。每个人一个月一块钱,自己人帮自己人,我们一起来战胜困难。”
……
李连杰顶着个大光头,中气十足的声音反复叨念着这些大意相同的语段。这是一则不到90秒的“壹基金”公益广告,可他NG重拍的条数已快赶上当年《少林寺》为求得每一个动作的完美而返工的次数了。于是,寒气逼人的高敞摄影棚里,除了他自己依然挺直身板、举眉跃目地同摄像机较劲外,一旁的十多个看客早已抵挡不住双腿由下而上传递来的阵阵酸胀,初见功夫皇帝时的兴奋已被穿堂风吹得东倒西歪,其景好似电影《黄飞鸿之西域雄狮》里每当黄飞鸿豪气勃发想要号召大家“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为华人争光”的时候,众弟子却总回报以呆若木鸡、昏昏欲睡之态的尴尬。
这已经不是李连杰第一次出现这种“话痨”式的自我痴迷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黄金甲》的全球首映直播上,原为友情助阵的他一上台就抛开捧场的义务,旁若无人地借别人搭的台,对着全球华人宣扬了整整五分钟他那“每个人一个月一块钱”的计划,以至于第二天很多人都在怀疑他要么相当救世主,要么就是精神微恙。
“如此极力推广壹基金,你想当救世主吗?”
“开玩笑,当然不会!因为我想快乐地活着,就是佛家讲的离苦得乐。救世主一人心里装着万人,万人心里又只有他一人,无论哪种都是极度自我,太介怀别人在自己坐标中的位置,也太执著于自己在别人坐标中的高低,如此在乎自我的人怎么可能快乐?”李连杰语速极快,眼角的刀纹在他急速的话语牵动下快速翕合,但是说下面这两句话的时候却突然放缓了语速。“四十岁之前,我,是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里;四十岁之后,我从海啸中走出,然后开始剪灭自我。”
李连杰的一位上师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对他说过,几乎我们所做的、所想获得所拥有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为了要确认自我的存在。就是这个自我,害怕失败,渴望成功,害怕地狱,渴望天堂,自我厌恶痛苦,却喜欢引起痛苦的原因。它愚蠢地以和平之名发动战争。它希望觉醒,却厌恶觉醒的道路。它希望做社会主义的工作,却要享受资本主义的生活。但自我孤独的时候,它会渴望友谊。它对其所爱的占有欲,会展现为激情,也可能导致侵略。它的假想敌——那些设计用来征服自我的心灵道路——常常被它收买,并且被吸收为同伙。它像蚕茧一般,把自己织进茧中,但它不像桑蚕,因为不知道如何找到出路。
佛法有八万四千种证悟的途径,李连杰没有上师那般凌厉的机锋,却用一个直白的游戏说明了一样的道理。他用电影上方世玉特有的顽皮神态比划道:“你可以尝试做个消除自我的测试,就会知道这并不太难。把左手都伸出来,把你目前所有工作、恋爱、生命的困扰都放在大拇指上,然后静静地想想我们面对的困难等等困扰,然后我们把它贴在眼前——你看我们看到的困难有多大啊,好像一睁开眼睛就完全是困难和困扰,但是当你再拿开的时候看,这个困难是这样的小,你面对的困难在生命当中只是这么小的一样东西,你过分地把自我中心设立了以后,把自己生活的困扰都放大了,每天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痛苦。你把这个放开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面对它,了解它,然后改变它,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1] [2] [下一页] |
李连杰首次合作的影片《功夫之王》正在拍摄中,二人在影片中将合作保护“身怀机密”美国小男孩。难得把两个武功高手集合在一起,导演自然不会错过让两大高手过招的机会...
2007-05-17 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