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在中国现代舞高峰论坛通气会上,偶见台湾著名编舞大师林怀民的专题片,两个场景令我感动。
每年,他都与他的云门舞集在台北举办一次免费的大型广场演出,坚持了30年。晚上演出,市民下午即来占座,老老小小,坐在地上,小板凳上,安安静静,看得认真。
印着“云门舞集”和某保险公司(赞助者)字样的数辆大货车驶进一个乡镇,广场又是满满的观众等着看他们的演出。一位在大桥下卖西瓜的农民平时只穿拖鞋,“票上说不许穿拖鞋”,尊重艺术的他为看演出特意买了一双新旅游鞋。
这真让人难以相信,现代舞,一直被认为是先锋、小众的艺术竟有如此之广的群众基础,把一家子一家子的市民从电视机旁拉到户外。“东西一定要好”,林怀民认为社会和公众是云门舞集往前走的动力。
他从不专门为基层民众编所谓的通俗节目,他说没法讲舞蹈是编给乡下大妈看的,还是编给纽约舞评人看的。他经常在台湾乡下演完,第二天也许就飞纽约了,演出的是同一个节目!林怀民和他的舞蹈团在台湾很有名,不仅源于其高品质、令人震撼的表演,还有他坚持“与社会互通呼吸”的理念、勇气和行动。
“与社会互通呼吸”,我理解就是接接地气,群众是大地,艺术灵感应该来源于此。现在大陆有一股风气,明确分出高雅与非高雅的界限,似乎有了高雅的标签就可以身处高楼而不用接地气了。高雅艺术自视高贵,只为小部分人服务。而同时,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普通市民和农民只能看戏曲、相声、小品,所以经常送戏下乡,而很少送交响乐、送现代舞、送话剧下乡和进社区,认为他们不懂,低估了他们的欣赏水平。
在如今电视、网络非常普及的时代,四海若比邻,比邻如天涯。真希望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在乡村的每片土地,都能经常看到艺术的身影,看到人们相聚的笑脸。
做客《艺术人生》 陈晓旭生前最后一次接受专访 今年2月底,“林妹妹”陈晓旭携夫遁入空门的消息,一度曾引起传媒广泛关注。当时就有媒体说陈晓旭系因身患晚期乳腺癌才作出此决定...
2007-05-17 2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