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在主持《艺术人生》时惹出的“家父门”事件,引起业界重视,昨天,《可凡倾听》和《陈蓉博客》的两位主持人发起倡议,号召申城主持人共同加入规范语言行动的行列,并特地请来《咬文嚼字》杂志的语言专家定期给节目纠错。
曹可凡:时特模装大赛
最夸张的一次错误是在某慈善晚会现场,一紧张把某单位50万元的捐款说成了50元,令他感到尴尬不已。而在第一次主持上海时装模特大赛的时候,他也曾因为紧张,说成了“时特模装大赛”。
程雷:请吃非菜饺子
透露自己曾是“非菜王子”,硬是把韭菜的“韭”字念成了“非”字。还有一次则是在节目里把“念奴骄·赤壁怀古”说成了“念骄奴·赤壁怀古”,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林海:下一个出丑的歌手是……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错是1997年主持的一个颁奖晚会,报幕的时候因为语速太快没有调整好发音,结果把“下一个出场的歌手是……”说成了“下一个出丑的歌手是……”,话一出口,把他自己也说得一身冷汗,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周瑾:给这位观众献个花圈
活泼的周瑾透露自己最糗的一次是把“我们现在要给这位观众献上一个花环”说成了“我们现在要给这位观众献上一个花圈”,把观众说得差点晕倒,而她自己却是半天才回过味儿来,到现在还觉得很抱歉。
朱桢:我们的火鸡发射成功了
身为上海人的他最夸张的一次犯错就是弄混了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发音,结果有一次在录《老娘舅》的时候明明应该说“火箭”的,却说成了“火鸡”(上海话中,两个词的发音相同),令在场众人笑翻。 晨报记者邱俪华
![]() |
在5月12日周六晚新娱乐9:30分播出的《陈蓉博客》中,SMG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将就主持人们发生的口误、别字、语病等现象畅谈了一番...
2007-05-09 1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