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北美还是中国的电影市场,3月份通常都是票房淡季。春季属于蛰伏期,适合休养生息,电影公司通常会等到夏季或者年底才会推出大制作,选择此时进入市场通常是小型制作,彼此分量相当,各自为战,谈不上票房鏖战,因此勉强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场面。 但3月份前后连接了春季和夏季,地位比较独特,对于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尤其如此,此时贺岁档的烽火逐渐消散,市场逐渐进入调整期,三八节档期逐渐成为重点。去年《纳尼亚传奇》在这个小型节日档期创造票房奇迹,《无穷动》等影片也借助这个节日咸鱼翻身,三八节档期甚至大有取代情人节档期的势头。整体说来,3月份处于过渡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时的市场表现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年度的票房走势。 国产文艺大片滑铁卢
今年北美电影市场杀出的强悍黑马大大刺激了市场,史诗片《三百斯巴达勇士》首映周末票房超过7000万美元,上映十天累计票房超过1亿美元,成为历年来三月电影票房最高的影片,影片成功拉高了今年的票房曲线,对发行方华纳来说更是一个利好消息。《三百斯巴达勇士》为何能成功?因为它前所未有,三维制作的史诗片,奉行血腥美学的电影,典型的雄性电影,因为它特立独行,成功地激发了年轻观众的观看欲望。 但特立独行并不一定就等于成功,国产文艺大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遭遇滑铁卢,表现十分悲壮。影片从拍摄开始就备受关注,《孔雀》编剧李樯最新现实主义力作,香港老牌文艺片导演许鞍华(许鞍华新闻,许鞍华说吧)重拳出击,周润发(周润发新闻,周润发说吧)、斯琴高娃(斯琴高娃新闻,斯琴高娃说吧)、卢燕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员,日本音乐家久石让第一次为中国电影创作配乐……毫无疑问,《姨妈》堪称豪华阵容,甚至可以说是近年来最高级别的文艺片,但是,这样的电影能不能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究竟是一部什么片子?从编剧李樯的角度切入,如果说《孔雀》是浓缩某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史,那么,《姨妈》也有此企图,但二者的创作水准显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或者说后者力度远远不够,它无法让人唏嘘感叹,却处处留下遗憾。在许鞍华的电影序列中,《姨妈》又是什么地位呢?作为香港最出色的女导演,许鞍华拍出太多优秀的文艺电影,光阴荏苒,无从去考察它们的市场回收情况,但无须怀疑的是,它们在香港电影史甚至中国电影史上都能找到相应的位置。 换一个角度来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瞄准三八节档期,主要针对女性观众,影片前期宣传做足文章,大部分观众都以为它是一部喜剧电影,准备好娱乐的心情走近漆黑电影院,却是让人心情灰暗的剧情片,观众再说起这部影片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否定句——不是喜剧片——如此运作也许是宣传的胜利,却不利于口碑推广,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再者,《姨妈》描摹的中老年妇女的生活现状,影片可能能引起同一年龄层女性观众(35-50岁)的认同,但她们从来都不是电影市场的主力,而年轻观众对这个题材的故事很难提起兴趣,即使第一拨观众被忽悠进影院,也很难争取到第二拨观众,市场反应也如实体现了这种不合胃口的现实:影片首映周末票房330万左右,第二周110万左右,第三周50万,第四周20万。
进口文艺大片正常表现
《穿普拉达的女王》延伸出一个有趣的话题,事关人生的选择。好莱坞电影一向是用来宣扬主流价值取向的,它更推崇个体的选择,影片中年轻女孩桑切斯最终放弃了那份令人向往的工作,她选择了家庭和自我,这应该是生活在高度发达国家的自我选择。但是,想像一下,如果你是桑切斯,你会认同她的选择,还是选择编米兰达那种背后凄凉但人前无限风光的职业生涯?在梦幻与现实之间,你会做何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获得七项奥斯卡提名,《通天塔》最终获得最佳配乐奖,与花哨的金球奖相比,奥斯卡显然更具专业性。《通天塔》与《撞车》如出一辙,尽管这种电影形态已经运作多年,但所有后来者均无法超越始作俑者《低俗小说》,《撞车》已经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通天塔》自然不可能继续辉煌。但是,奥斯卡也是市场推广极有效的形式之一,媒体对奥斯卡趋之若骛,对《通天塔》创造出色票房成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影片3月13日进入市场,最大程度地享用了各媒体的免费宣传,上映三周累计票房高达1280万,作为文艺片来说,它的成绩非常突出。 去年《雾都孤儿》打着奥斯卡旗号进入市场,票房不到150万,今年《面纱》也是同理出牌,票房仅300多万,这些文艺片在中国市场的成败大概能说明一个道理——文艺片也应该与时俱进。勿庸置疑,《雾都孤儿》或者《面纱》的制作水准都是顶尖的,但它们为什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呢?因为它们远离中国观众现实生活,如果观众无法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又没有任何新鲜的视听奇观,进口片很难吸引到相应的观众群体。而《通天塔》跟进世相百态,发生于不同时空的事件之间存在的勾连关系,最终可以归结为“沟通即自由”,开个玩笑,《通天塔》应该是全球各大电信企业联合投资的大型广告片。 低迷热闹交相辉映 由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全面崩盘,3月份国产片只能用死水微澜来形容。
冯巩编、导、演的新作《别拿自己不当干部》投资400万,在主流院线取得250万的票房,如果影片在二级院线操作得力,应该能有较大的突破。《贫嘴张大民》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之后,冯巩电影已经逐渐形成品牌,逐渐开辟了天津方言轻喜剧的市场,尽管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并不突出,但相对其微薄的投资,最终的回收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管理部门鼓励现实主义创作,冯巩电影应运而生,其创作态度脚踏实地,在制造笑声的同时展现世态炎凉,颇得普通观众的赞扬,这才是国产电影小制作应该大力推广的经验,可以简单换算一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可以拍十部《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国产电影整体呈现出低迷的状态,而进口大片则各自精彩,颇为热闹。
立足本土市场,积极借鉴成功的经验,韩国电影日渐成长为亚洲电影的中心,尽管它已经过早出现创作瓶颈等问题,但它依旧是亚洲电影的中坚力量。但韩国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遭遇比较凄凉,它的影响力远远低于法国和英国,更不用说媲美好莱坞,但《汉江怪物》绝对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影片上映25天,累计票房1350万,大大超过以前引进韩国片的成绩。仔细分析《汉江怪物》,就可以清楚判断出这是一部好莱坞内核的韩国电影。开篇介绍怪物来源呈现传奇色彩,然后仅仅用一场戏,竟然全盘介绍出父亲、男主角、女儿、妹妹四个角色的职业和性格特征,极为简练而且有效,接下来就是怪物来袭的惊险场面。兴奋点按时出现,除了父亲临死前在小屋内教育子女、极富民族色彩的教育戏,影片从头到尾十分紧凑,不断推动剧情向高潮发展。同理,影片中心人物也经历了完整的成长过程,父亲从吊儿郎当变得富有责任心,妹妹从拖泥带水变得信心十足,代表反叛大学生的弟弟,终于让投掷汽油瓶发挥了正面的作用,三段式的发展过程清晰明显。 从艺术角度来看,《汉江怪物》远逊于导演奉俊昊前作《杀人的记忆》,但它如此成功地借鉴好莱坞的成熟经验,并将它有效地本土化,这种运作模式确实应该成为中国电影的榜样。 |
首届亚洲电影大奖 刘德华巩俐大热角帝后(图) 由香港国际电影节举办的首届《亚洲电影大奖》,各大奖项现正火热投票中,巩俐及刘德华更被看高一线夺奖...
2007-03-09 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