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以二十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并最终找到自己追求目标为主线,围绕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人,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该剧一开播就吸引眼球,原因是剧中的毛泽东与以往人们熟悉的形象大相径庭———风华正茂的毛泽东体格强健,身穿白色条绒制服,鸭舌帽、黑布鞋……全套清新的偶像剧妆容,配上精致唯美的画面。
“明明是腥风血雨、落后破败的旧中国,但漂亮的教室、新潮的装扮,剧中人哪像穷苦的孩子。感觉很不真实。”该剧播出后很快有了质疑的声音。不少人认为,如此“偶像化”革命题材有违红色经典剧必须忠于历史的原则。对此,该剧总制片人刘向群昨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质疑一:人物造型偶像化回应:希望吸引年轻人
多数持质疑态度的观众,对于剧中青年毛泽东的“偶像”形象感到不适应,认为造型有悖于历史。对此,刘向群透露,最初给这部戏定位时,就是想拍一部跟以往不同的革命剧。他说:“为什么红色经典必须是一个味道?我们就是想改变一下观众的口味,尝试一种新的制作模式。”
在他看来,只要做到内容忠于历史,至于表达方式,可以尝试时尚路线:“在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塑造方面,我们已经做到忠于史实,这是一部重大题材作品,开播之前我们经过了权威机构的多次审核。我觉得,现在大家是不习惯我们的包装方式,但这恰恰是我们要坚持的地方,想在视觉上给大家一些新东西。”
他表示,之所以在偶像路线方面如此执着,很大程度上是想拓宽观众面:“红色题材的观众有老龄化趋势,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心历史。”
质疑二:衣服不起皱回应:加入时尚元素
不少人认为,剧中的很多细节与历史不符,比如学生校服鲜亮,不起皱,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合拍。对此,刘向群“揭秘”:“这是因为我们在戏服里加了莱卡等成分,所以看上去相当挺括。”至于观众的不适应,他表示:“我们应该换一种心态来观看革命剧,领导人也有年轻时代,那时的他们接受先进教育,学习西式音乐,热爱运动。如果偶像化的包装能够把这些特质充分地表现出来,为什么不用?观众有考据的需要,但我们毕竟是拍电视剧而不是纪录片,加入一些时尚元素无可非议。”
同时,他补充说,即使是包装方面,剧组也已经尽可能地贴近历史:“演员的服装,比如校服,都是按照一师原来的校服做的;取景也在一师原来的地方。这方面我们都尽量忠于历史。”
质疑三:认不出毛泽东回应:做牙托以求形似
对于毛泽东的造型,不少人也颇有异议,有位观众抱怨说:“昨晚我妈妈也看了这部电视剧,但就是认不出毛泽东是哪个。”
对此,刘向群表示,制片方在选角方面还是尽量找了最像的人选:“如果留心看,谷智鑫(剧中青年毛泽东的扮演者)穿长衫的时候和毛泽东还是很像的。由于谷的脸型偏瘦,为了让他下半脸鼓起来,尽量做到形似毛泽东,剧组还专门给他定做了牙托。”
质疑四:偶像化革命剧观众流失回应:目前收视率不错
革命题材走偶像路线,是否会导致观众流失?争议声中,也有不少观众对该剧的收视表示担忧。上周央视刚刚推出黄金档剧集“按点论价”的新政,收视不好就要罚钱,《恰同学少年》的另类之举无疑也意味着高风险。
对于这样的忧虑,刘向群表示该剧收视情况相当喜人:“事实上,我觉得有争议真是好事,这部戏现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到了2%左右,相当不错了。在上海的收视率也有1%,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