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正值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中国话剧百年经典剧目展演”将于4月至6月在全国各地举行。山西话剧团的《立秋》将于3月31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昨日,话剧《立秋》的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来到南京,为南大学子讲述了中国话剧的百年历程,并对当前明星“回炉”演话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话剧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度达到了鼎盛,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话剧的萧条给从业人员带来了不少冲击。节奏更快、经济利益更大的诱惑使得包括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宋丹丹在内的许多演员都脱离话剧舞台,进入影视剧市场。而对于年轻一代的戏剧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说,尽管分配的单位可能是话剧院,但也直接跟影视挂起了钩,比如袁泉、朱媛媛、徐铮、辛柏青等。
查明哲说:“现在的演艺圈内有60%的一线演员都是我们国家话剧院的演员。目前影视剧多、话剧少的现象无疑将话剧演员推向了影视市场,而在收入方面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利益驱动。但是,舞台的魅力永远无法被影视所代替,在舞台上,演员是直接跟观众交流,而在影视剧里,面对的都是冰冷的镜头,演话剧是对演员心灵的一种净化。”
从斯琴高娃出演《月牙儿》到刘烨、袁泉出演《琥珀》,从全明星版《茶馆》到葛优出演《西望长安》。近来,明星们纷纷“回炉”演话剧,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话剧市场的升温,同时为票房赢得了保证。查导并不质疑明星对话剧市场的拉动作用,“但用明星话剧培养话剧观众,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明星只是舞台艺术的一种表达手段,不应在争取话剧市场效益方面成为决定性因素。我相信话剧走明星演员这条路,总有一天会走到死胡同尽头。”那如何才能治本呢?查导表示,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精湛的话剧,让观众对话剧燃烧起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