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本报记者专访了《虹蓝》编剧贺梦凡。贺梦凡,国家一级编导,宏梦卡通集团公司总裁。曾创作电影《孙中山》《出嫁女》《女子别动队》《女子戒毒所》《英雄无悔》《家园》等,被誉为“中国电视剧岭南派代表”。其作品《孙中山》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新时期10年最佳影片奖。《出嫁女》获鲁迅文艺奖一等奖、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评审团特别奖。
贺梦凡显然已经认真阅读了刘书宏的批评帖,并对此事极为重视,几乎是没有丝毫间歇地谈了整整1个小时。
成都商报:您创作《虹蓝》的初衷是什么?
贺:我是从2004年才开始接触动画片。这时全国上下都在扶持国产原创动画片。我们的动画片市场一度成了国外动画片,尤其是日本动画片的天下。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战胜《奥特曼》。
成都商报:您觉得战胜《奥特曼》了吗?
贺:从去年12月起,在百度的风云排行榜上,《虹蓝》就成了惟一进入动画类前20名的国产原创动画片,且一直稳居第二名。
成都商报:包括刘书宏在内的一些家长认为这个片子太“成人化”?
贺:创作这个剧本时,我和我的团队就有意识地要摆脱动画片过分低幼化的倾向。不仅是2至7岁的幼儿要看动画片,7至18岁的青少年也要看动画片。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能做成简单的说教故事,要设计曲折复杂、环环相扣、悬念引人入胜的情节,当然还得有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借一个武侠故事做外壳,宣扬惩恶扬善、团结奋斗的精神。事实证明,孩子喜欢这样的故事。
成都商报:这片子的粗口、暴力血腥成分是否适度?
贺:刘书宏批评的一些粗口其实都是反面人物说的,让一个反面人物充满爱心、言行优雅合适吗?至于暴力,这是一个武侠片,离不开打斗场面,这也可说是题材上的先天缺陷。当然,我们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但我想反问,影响孩子的是单个画面或单句台词,还是整部作品弘扬的品格?对一些情节,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角度。比如蓝兔割腕,刘先生看到的是血腥,但另一些人看到的是蓝兔的善良和舍己为人。
成都商报:你认为网上的批评声中是否有合理成分?
贺:我很重视所有的言论。我要说的是,我这些年一直着力于弘扬主旋律,《虹蓝》的导演王宏也是提倡主旋律的人,他制作了1549集《蓝猫淘气3000问》。我们的创作动机是对孩子负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