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甘苦寸心知 杨鸥
春晚引发诸多的议论,众口难调,作为春晚的编导们,为了调好众口,也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甘苦寸心知。今年的春晚导演金越,已是第五次执导春晚,他已做好了迎接各种议论的准备:“我想作为一个春节晚会总导演,首先要准备挨骂,否则的话那你就做不了总导演。因为这样大的一个活动,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关注,口味也都不一样,所以大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能都会有一些满足或不满足。
为了多方征集优秀作品,据金越说,第一阶段,剧组主要是确定晚会的主题,然后开展征集活动,这种征集活动是对全民的节目征集活动,包括语言节目、歌曲节目、歌舞节目的征集。第二阶段是定向征集,我们向一些视觉的制作单位,比如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等,发了一个征集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视觉上的创意,这是一种定向的征集。第三阶段,在前两个月的时间里,剧组在全国各地跑了很多的地方,去观看节目,对入选春晚的节目进行一个广泛的摸底,同时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全国的电视文艺发展与合作年会,全国的几十家电视台在一起,就春晚的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做了这些事情无外乎想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开门办春晚,把门开得更大,让更多的意见群体、更多的观众参与能够得到实现。
观众今年更关心哪些演员能否在春节晚会上出现,金越说,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最终我想春节晚会选拔的标准依然是符合主题,有一定水准,因为毕竟春节晚会是一个大家关注的东西,我们不能拿一些粗糙的东西给观众来看。我觉得从演员的构成上来讲,应该是各个层面的演员都应该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演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就是说我们这些优秀的艺术家,他应该有更好的新的作品,所谓更新换代就是说有更多的年轻演员能够在春节晚会上,让广大的观众认识。演员超越自己真是一件很痛苦,很难的事情。
对于把握每年春晚的变化,金越认为,春晚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春晚创作本身发生变化,时代在变化,观众也在变化,观众和时代的变化远远要超过春晚自身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每年都会反映到晚会当中来,这是作为春晚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努力去把握的事情。春节晚会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才完善起来的。在这么多年春晚发展过来以后,大家对它的规律,对它自身创作上的规律摸得更透了,对这个晚会的观众在这一时刻的需求了解得更多了,特别是每年春节晚会完了以后,春节晚会都会组织一个很大规模的总结和研讨会,就会把观众具体的一些反映拿出来做详尽的分析。因为现在电视越来越是一门科学,你必须根据你掌握到的数据和分析来调整你自己的创作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对于春晚总导演来讲,我觉得每个导演都希望创新,但是创新确实要找到创新的方向,而不仅仅说是我形式上变一下就叫创新,我形式上没变就不叫创新。实际上大家回过头看一看,每年的春晚都记录了那个年代的那些最敏感的事情。所以春晚的核心不同是内容的不同,而不是形式的不同。
春晚真的走到尽头了吗? 苗春
从1983年起已经走过25个年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今年遭到几乎前所未有的冷遇,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全面指摘,各种负面评价连篇累牍。虽然对春晚的质疑并不自今日始,虽然这些批评性意见中不乏偏激之词,但是今年的春晚,的确格外给了观众江河日下之感。
归根结底,观众和网友的意见集中在几个方面:
基本上没有形成众望所归的亮点
令人最失望的是,今年春晚整体平庸、平淡,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没有特别成功的节目,虽然《俏花旦》、《行云流水》、《进城》、《小城雨巷》、《飞弦踏春》等受到一定好评,但它们只是“矬子里头拔将军”,节目本身的质量无法和前几年的《千手观音》、《俏夕阳》一样产生轰动效应,受到众口一词的称赞,制造在漫长的春晚进程中令人耳目一新的高潮,让观众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且对晚会本身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从而让观众怀疑导演和剧组的整体水平。
原创能力的近乎枯竭
集中全国电视界和文艺界精英、用大约半年时间打造、号称中央电视台授权创作所有作品的春晚,今年却被《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评价为“相声越来越像小品,小品越来越没有长进,歌曲越来越不流行”。从某种程度上,春晚节目整体水平的低下,可以说是近年来文艺界原创力量薄弱的缩影。
前几年就有人提出了“春晚是否成功,就看相声、小品这些语言类节目”的说法。最令人期待的赵本山(赵本山新闻,赵本山说吧)、宋丹丹(宋丹丹新闻,宋丹丹说吧)的《策划》今年最终依然获得了掌声,但是不可否认,“白云黑土”的续集与第一集相比已经落于下风,可用“强弩之末”形容。旧合作者的凋零、临阵磨枪的仓促,不由让人怀念当年“铁三角”的风光。今年春晚共有3个相声,两个依靠各类道具,演员“满台飞”,偏离相声“说学逗唱”的本质;另一个貌似“纯正”,但明眼人指出它不是新作,而是央视第三届相声大赛参赛作品的照搬。
歌舞也同样陈旧。耳熟能详的是历届春晚老歌的荟萃、网络歌曲的重编,即使那些稍显耳生的,其实也已经在电视台、电台播放过多次,在大小晚会上演出过多次,只不过是第一次上春晚而已,即使最大牌的独唱歌手唱的也不是专为春晚创作的新歌。而舞蹈《小城雨巷》、《飞弦踏春》等,过去也曾在一些晚会上演出过。
全面缺乏创新能力
今年春晚几乎完全“克隆”了多年来春晚以亲情团聚为主题、平铺直叙的“大杂烩”样式,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什么新点子、新招,连前几年还可以拿来一提的“北京和外地分会场互动”、“各地方电视台主持人来春晚献春联”等招数,今年也都一概省略,委实乏善可陈。
而演员阵容的陈旧更令人不能忍受。今年的演员阵容似乎比往年更为庞大,舞台总是满满当当、熙熙攘攘,似乎采取的是“人海战术”,但出来进去的还是那些老面孔,有的网友说:“小学生就能把春晚的明星都认全了。”大明星没有焕发应有的光彩,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产生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少数几个新人大多唱联唱,单独给个镜头的也不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魅力为晚会增添新鲜感受。“用老演员顶多是不太成功,可用新演员就心里没底。”有人这样解释年年守旧的原因。原来最具“造星”功能的春晚,早过了一首《思念》捧红毛阿敏(毛阿敏新闻,毛阿敏音乐,毛阿敏说吧)、一首《涛声依旧》捧红毛宁(毛宁博客,毛宁新闻,毛宁说吧)的黄金时代。
公正地说,20多年来,出于主动或者被动,春晚从未停止过改革创新、探索进取的步伐,“开门办春晚”也已提出多年。从去年8月春晚建组伊始,导演和策划人到各地征求意见、挖掘创意以及广大民众为春晚送作品的报道就屡屡见诸报端,但最终新点子、新节目、新人到底在今年春晚兑现了多少呢?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因循守旧的春晚还能支撑多久?1985年春晚在体育馆录制的尝试失败后,央视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人民道歉的胸怀如今还有没有。
[上一页][1][2][3][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