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由于技术原因被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判定出局,引发了种种幕后猫腻的猜想。对此,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昨天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项的评选细则,以此来证明《三峡好人》的出局完全是按照章程办事。不过无论幕后是不是有猫腻,《三峡好人》的出局无疑引发了一场对于金像奖权威性质疑的危机。事实上,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出现,香港电影金像奖已经站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组委会搬出具体细则《三峡好人》被判出局之后,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的做法受到了片方以及一些媒体的质疑。对此,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昨天索性把最佳亚洲电影奖项的评选细则公布在金像奖官方网站上。参选电影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2006年1月至12月31日期间上映;二、必须是公开售票,以及在一星期内放映不少于五场;三、影片长度必须是60分钟或长于60分钟;四、以35mm菲林放映。
针对《三峡好人》出局可能有幕后猫腻的说法,金像奖组委会对评选的方法也进行了详细说明。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两轮投票,在所有细则的最后,还特意附加注明一条,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如遇任何特殊情况,将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董事局酌情处理及决定。从组委会提供的最佳亚洲电影奖项评选细则来看,《三峡好人》的出局完全在规则之内。
副主席反驳猫腻说法
继贺岁档前后的口水仗,有人猜想《三峡好人》的出局背后可能与电影圈内的一些是非恩怨有关,也有人猜想《三峡好人》的出局是因为最佳亚洲电影的提名名单中,中国内地的影片所占比重太大,因此为了平衡把《三峡好人》临时赶出局。另外还有一种猜想认为,已经获得了威尼斯最高荣誉的《三峡好人》对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权威性是一次尴尬的考验,与其费尽心思考虑要不要把奖项送给《三峡好人》来确立威信,还不如让影片提前出局。甚至还有一种猜想认为,这是继文隽宣布辞职之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又一次炒作。
对于这种种说法,香港电影金像奖副主席陈嘉上表示这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想。虽然《三峡好人》最终出局的确是因为组委会收到了投诉才作出的处理决定,但与所谓的是非恩怨完全没有关系,完全是金像奖协会董事局按照规定作出的决定。陈嘉上表示,如果背后有任何猫腻的话,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牌子早就砸了。至于炒作的说法,他表示这对于金像奖本身的声望不会有任何正面帮助。
新闻延伸
金像奖评选规则已成鸡肋
事实上,香港电影金像奖这次被质疑的并不是幕后是否有猫腻,而是评选规则的过时。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选规则是几十年前制定的,这套严谨而细致的评选规则的确为香港电影金像奖赢得了权威性,并且推动了华语电影的发展和进步。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香港电影金像奖也不得不面临着变革的阵痛。另一方面,由道格玛95运动引发的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承载技术的冲击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欧洲影坛对于这场来自于北欧的电影革命遇到了与《三峡好人》出局相似的状况,同样被认为不可理解,甚至难以被接受数字影像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当时曾经有人批评数字影像缺少传统胶片影像所应有的深度和层次感,因此把数字影像甚至排斥在电影的范畴之外。但最终数字技术获得了应有的认可,道格玛95运动被认为是国际影坛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运动之一,而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在随后的日子里修改了各自评选的规则,允许数字格式的影片参与奖项的角逐。从这一点来看,《三峡好人》片方的确有理由喊冤,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选规则也的确过时了。
希望香港电影金像奖不会成为落伍的保守派,这样也不利于华语电影的发展。综观世界电影史,与技术革命同步往往会带来电影创作上的繁荣。撇开所有的是非恩怨,陈词滥调,香港电影金像奖看来真的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了。
来源:新闻午报
(责任编辑: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