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叶利钦,1931年2月1日生于俄罗斯一个农民家庭,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个在全民选举中当选的俄罗斯联邦总统。退休后叶利钦一直住在政府拨给他终身享用的豪华别墅——莫斯科郊外的巴尔维哈4号,被称为“全俄罗斯最幸福的退休老头”。
2日:伏龙芝,1885年2月2日生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佩克城,苏联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革命家。在俄罗斯,他是荣誉的象征:陆军第二步兵师以伏龙芝命名;莫斯科一座地铁站称“伏龙芝站”,并立有伏龙芝雕像;俄罗斯最高军事学院仍以其名字命名。1925年伏龙芝因治疗胃溃疡死于手术台上。
3日:老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其作品行文幽默,用语机智。1968年,老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此时他已投湖自杀两年,瑞典文学院按照不颁奖给死亡作家的成例,把奖颁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4日:邓颖超,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她的百年诞辰上称赞“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5日:王选,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他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他去世后很多网友这样凭吊他。
6日:罗纳德·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好莱坞二线演员,中美建交后首位在任访华的总统。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结束了冷战,被认为是美国的“标志性人物”。他去世后,美国为他举行国葬,这是31年来首位总统获此殊荣。
7日: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狄更斯对自己的作品非常自信,1869年他曾在遗嘱中写道,他死后不要为他建立纪念碑、纪念堂或设立奖金,“我的作品将足以使我的同胞记得我”。在中国,早在20世纪初,林纾等人就翻译过他的作品。
8日: 儒勒·凡尔纳,1828年2月8日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凡尔纳的作品非常畅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他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9日:章子怡,1979年2月9日生于北京,中国著名影星,第二代“谋女郎”。自1998年出任《我的父亲母亲》女主角后,短短几年时间,迅速蹿红,成为继巩俐后成功打开国外市场的华人影星,也多次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的10大女星”,是国产大片的御用女主角。2005年凭《艺伎回艺录》获得全球奖的提名。
10日:杜德伟,1962年2月10日生于香港,著名歌星,尤以黑人曲风见长,擅长舞蹈。入行18年,大红大紫过,也经历过低潮,但他一直以李小龙“水”的哲学勉励自己:“水可以是一滴一滴,也可以是大浪,装在什么容器就是什么样子,我也希望自己能用这种心态看事情。”近年来,他开始拍戏拓展演艺事业。
11日:珍妮佛·安妮斯顿,1969年2月11日生于加州,美国著名影星。因10年剧集《老友记》走红影坛并成功获得全球奖音乐或戏剧类影集最佳女主角。她与好莱坞“万人迷”布莱德·彼特的婚姻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并四次登上《人物》“五十名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排行榜。
12日:叶玉卿,1967年2月12日生于香港,香港著名的艳星,第一届亚洲小姐亚军,因拍三级片一脱成名。退出娱乐圈后,她与美国唐人街公认的超巿大王胡兆明结婚。因“旺夫有功”,丈夫把她的名字挂在每份产业下,并一同入股纽约国际银行。
13日:黄春明,1939年2月13日生于台湾宜兰,台湾著名乡土作家、电影编剧,有“小人物代言人”之称。黄春明多才多艺,除了小说,他对绘画、音乐亦有涉猎。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国文字,2001年,他的小说集还入选洛杉矶时报“好书推荐”栏目。
14日:卡尔·伯恩斯坦,1944年2月14日生于华盛顿,美国著名记者。在为《华盛顿邮报》工作期间,他与另一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率先披露了前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丑闻,最终导致尼克松默然离职。2003年底,他与鲍勃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将“水门事件”的文件卖给了得克萨斯大学。
15日:聂耳,1912年2月15日生于云南玉溪,中国著名作曲家。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郭沫若称赞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由于聂耳谱写的歌曲引起反动当局的仇恨,他按照党组织的决定离开上海,取道日本赴苏联。但他在日本游泳时不幸溺水,年仅23岁。
16日: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生于安徽合肥城东郊卫杨村,前国民党高级将领,有“虎将”之称。他在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负责打通滇缅公路期间成功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这是该周刊第一次用中国人做封面。解放后卫立煌辗转回到北京,去世后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公墓,被认为是一位“善始”、“善终”的爱国军人。
17日:迈克尔·乔丹,1963年2月17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世界集优雅、力量、艺术、即兴能力于一身的卓越运动员。他重新定义了NBA超级明星的含义:他带领公牛队6次获得NBA总冠军,10次夺得赛季最佳得分手称号,5次赢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他的名言“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曾激励很多人勇往无前,实现梦想。
18日:罗伯特·巴乔,1967年2月18日生于意大利卡尔多尼奥,世界知名球星,有“忧郁王子”的称号。23岁时曾以创纪录的1700万美元转会尤文图斯队,1993年时当选欧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2004年正式挂靴。马拉多纳曾这样评价他:“在我心中最优秀的意大利人永远是巴乔,他是足球场上真正的艺术大师。”
19日: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生于华沙,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被称为是“止住了太阳,转动了地球”。由于死后没有留下墓碑,考古界进行两次寻找哥白尼埋葬地的行动都无果而终。2005年,波兰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波兰东北部弗龙堡大教堂内找到了哥白尼的头骨,并表示“可以97%确认”头骨是哥白尼的。
20日:辛迪·克劳馥,1966年2月20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世界名模,有“头号女神”、“世界之丽”的美誉。她是第一个给《花花公子》拍封面裸照的名模,至今已经在400多家杂志上过封面,并顺利红火到现在。一个记者在她的专题文章中曾说:“在时装界里没人是完美的,不过辛迪·克劳馥从人品和成就上是最杰出的一位模特。”
21日:卡尔·车尔尼,1791年2月21日生于维也纳,奥地利杰出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他15岁时已成为一位知名的钢琴教师,后师从贝多芬三年,成为贝多芬最喜欢的学生。除了作曲外,他也培养了许多著名的钢琴家,其中钢琴大师李斯特就是他的门下。他的钢琴教材至今仍是世界各国音乐院校的“标准教材”。
22日:华盛顿,1732年12月22日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美国第一任总统,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他在任期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任满后也开创了一个至今美国依然遵守的先例——和平移交权力。美国首都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就是为纪念他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
23日: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被称为“百科启蒙第一人”。作为中国维新派领导人之一,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在多个学术领域著作等身的同时,梁启超也是第一个提到马克思、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的学者。梁启超也称自己为“中国不可少之一人”。
24日: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生于德国一个官员家庭,德国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他与哥哥雅各布·格林一起编写了最早、篇幅最长、系统性最强的一部童话集《格林童话集》。这部童话集是世界上发行最广的书籍之一,堪称童话中的经典,伴随着全世界的孩子度过童年,对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日:杜勒斯,1888年2月25日生于华盛顿,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国务卿,有“冷战斗士”的称号。他是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设计师,曾参与“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的制定,并直接参与组织了朝鲜战争。在日内瓦会议上他因敌视社会主义国家而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著有《战争、和平与变化》、《战争或和平》等书。
26日: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杜省贝桑松,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著作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被认为是“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的作家。雨果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诗人,他曾以《惩罚集》、《凶年集》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并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堕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27日:陈赓,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龙洞乡泉湖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具有传奇色彩、个性鲜明的大将,也是当年“黄埔三杰”之一。陈赓是一位智勇双全、战功赫赫的人物:他曾经在1925年东征战斗中冒死救出蒋介石;在抗战中指挥过的战斗被军事学家们称颂为“妙笔神来”;新中国成立后,他因胡志明的点将而赴越与法国侵略者厮杀;抗美援朝中他又与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较量。在他58年的人生中,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历史,当年中共中央在悼词中称他是“卓越的军事天才”,陈毅也曾称赞说:“他像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陈赓同志就是我们党的一门炮。”
28日: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生于北京 ,回族人,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艺术上他先宗贾洪林,后兼学余叔岩,最后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称为“马派”。马连良是30年代四大须生之一,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1966年,马连良因表演《海瑞罢官》一剧受尽迫害,于当年12月逝世。其常演剧目编为《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所演《借东风》、《铡美案》已摄成影片。
(责任编辑:popo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