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27日专电(记者孙丽萍、万一、赖少芬) 2006年,演出市场色彩斑斓,亮点频现。然而,有多少精彩,就有多少无奈。
回眸今年的演出舞台:一方面崇尚华丽唯美的舞台大制作与所谓“土得掉渣”的“草根文化”堪称势均力敌,形成了耐人寻味的风景线。 一方面,“洋歌”“洋剧”“洋音乐”日益压倒本土艺术,演出市场的“外国月亮”更圆了。同时,演出票价居高不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入场门槛依然高不可及。
低价位的市民音乐会能否更多些?
日前,知名舞蹈演员金星在上海举办的“舞动上海”文化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在国外一些地方,现代舞演出的票价超过30欧元,“准没人肯掏钱看。”国内许多演出商刻意提高演出票价,无异于杀鸡取卵。
金星举例说,某次在国内举办演出,她请求主办方将票价定在数十元到两三百元之间,但演出商非但拒绝,还将最低票价定为500元。金星颇感无奈,演出开场前,她特意就票价过高一事向观众道歉。
天价门票将百姓拒之于剧场外,这是中国演出业特有的一大怪现象。而2006年,演出票价依然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
在广州,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而进行全球巡演的德国小提琴家穆特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两首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门票价格高达1280元。在北京,12月24日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平安夜音乐会的演出门票,最高卖到2880元,创下北京地区年度纪录。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有文化追求、有长远眼光的演出商开始努力改变“入场门槛过高”的现状。今年10月,受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之邀,捷克指挥大师贝洛拉维克率领英国BBC交响乐团首次来华,正式演出之余,大师特为市民音乐会挥棒演绎《春节序曲》,令数百名观众痴迷。
事实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主办的
“东方市民音乐会”自2006年7月29日拉开帷幕以来,已吸引上万人次的听众,被称为上海市民的“音乐大餐”。市民音乐会火爆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它的低至30元、50元、80元的“亲民票价”。
2007年,低价位的市民音乐会能否举办得更多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举办票价低廉的普及音乐会,不能仅仅依靠剧院的“良心”,更要靠全社会方方面面提供赞助、支持。
“洋演出”城市舞台唱主角
时下正是圣诞节、元旦至春节的黄金演出季,细观国内各大剧场的演出预报:无不是西方演出团体唱主角。
以上海为例,从2006年底到2007年初,近40场新年音乐会将陆续登场,而来自欧洲大陆的乐团是绝对主力。其中包括德国柏林国家交响乐团、瑞士洛桑交响乐团和法国巴黎索邦交响乐团等等。
西方演出团体“你方唱罢我登场”,如同走马灯一般杀入中国市场,令人眼花缭乱。
数月前,迪士尼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一百零一场,票房收入达6000万元人民币,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当下全球演出业的自由贸易中,西方文化产品因拥有品牌、销售网络等优势,在中国大城市的演出市场已占尽风光。
尽管外国名团、名角频频造访,说明中国文化消费正日益与国际接轨,但舞台上迎来送往始终只是别人的热闹,本土文化产业仍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令有识之士忧虑。
2006年,在这一“洋”演出压倒本土演出的尴尬情势下,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更显狭窄。广州文化部门一项关于广州粤剧观众构成的调查显示,粤剧观众加速流失,“铁杆粉丝”仅剩不足2000人。而在北京一些剧场坚持上演的京剧,尽管不乏名角,但观众自费观看演出的不到半数。
本土演出:“华丽”与“草根”平分秋色
一边是满眼锦绣,现代化影视手段纷纷登场,崇尚华丽包装的演出剧目占据演出舞台;一边是洋溢“草根”气息的演出疯狂走红。这看似矛盾的两道风景,代表了国内演出市场审美的两极分化。
2006年,本土演出中的“华丽派”与“草根派”似乎势均力敌,各有观众。
首部打着“都市粤剧”旗号的时尚唯美戏剧《花月影》在2006年突破500万元票房,这部戏舞台布景豪华,服装鲜明华美,且融入了流行音乐等多种时尚元素,希望借此吸引年轻观众。无独有偶,浙江小百花剧团在上海演出《梁祝》《春琴抄》等新作,走的也都是精美包装的路线。《春琴抄》的演员身穿日本和服,弹三弦琴,使得整个舞台弥漫浓郁的东瀛风情。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郭德纲新闻,郭德纲音乐,郭德纲说吧)和德云社继续走红,从北京到上海,演出票房同样火爆。此外,所谓“土得掉渣儿”的原生态歌舞也几乎变成了一种另类的流行,追捧者甚至没有年龄界限。被称为演出市场老三样的芭蕾、交响、演唱会受到了相声、二人转、杂技、马戏、魔术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挑战。
面对演出舞台的“华丽派”与“草根派”,上海白领赵女士认为,“有更多元的选择,当然比没有好”。只是一年即将过去,能留下印象的好戏、佳作似乎太少。原创舞台对形式的追求超过了对艺术品质的锻造。她说,更期待看到那些能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打动人心的舞台作品。 (责任编辑:老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