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从教学改革出发,强调教学与实践结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孟新洋教授(满族),在对学院主客观条件进行了较完全的调查分析后,提出了学院自己创作、排演一部歌剧的设想。这一设想立即得到了本院作曲家斯仁·那达米德以及其他许多同志的赞同和支持。
2003年春,在院长召开的讨论会上,一致确定了这次创作、排演歌剧的几条原则:
首先是它必须是少数民族题材,体现少数民族的多彩风格和生活;其次是考虑到学院的客观条件及特点,不一味追求豪华场面,宏篇巨制,在这一前提下要求有特色,要求适于年青人表演,争取出新品。经过多方征集剧本,最终采用了由有一定歌剧创作和工作经验的指挥家、本院兼职教授金正平(朝鲜族)根据蒙古族民间传说等素材构思创作的歌剧剧本。在孟院长的主持下,多次听取了田川、刘诗嵘、居其宏、刘一兵、高守信、韩克等专家的意见,经过一再修改,于2003年8月完成了初稿。歌剧作曲由本院作曲家斯仁·那达米德(蒙古族)担任,2003年9月正式开始创作。此后,利用寒暑假,根据边写边试唱的方式以求检验效果,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并于2005年底在全国音乐学研究与教学会议上演唱了歌剧的第一幕及第二幕的选段,获得好评,增强了信心。之后又曾听取了韩伟、王视皆、黄—等专家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于2006年邀聘导演陈蔚、歌唱家尤泓裴、张海庆加盟,并在全院师生中公开选拔演员,正式投入排练。
歌剧《木雕的传说》的创作与排演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首创性及原创性。
从1952年建系发展至今,成立学院以来,这是创作的第一部歌剧,也是我国高校以学院自身力量独立创作并排演一部歌剧的首例。特别是这部歌剧创作、表演的人员(除少数聘请的外援外)主要都是民族大学自己培养的少数民族音乐家。音乐创作完全体现了原创性。
其次,应该介绍这次歌剧的创作与排演对于学院在教学上的重要意义。
在歌剧创作排演中,教师与学生均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收获和启迪:如在作曲教学方面对于如何写作民族歌剧音乐,在歌剧这一综合性的大型艺术形式中,民族音乐如何发展,如何认识与运用各种技法体现民族风格;在声乐上如何运用美声唱法体现民族风格,如何运用声音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感情。长期来如何克服学生过去时常出现会“唱”而不会“演”的问题;器乐学生所组成的乐队通过排演,学到歌剧中乐队演奏的许多特点等等。总之,在一部体现综合艺术的歌剧创作、排演的实践中,对于广大师生的教与学都起到很大的推动和启发作用。
最后,我们深切感到:由于学校不是专业演出团体,不具有演出机制,缺乏财政支持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而又必须兼顾到教学秩序,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可见有多少困难,多少矛盾需要解决,其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全体教师与同学的团结奋斗,大家在困难面前都没有退缩而一直坚持到底。我们深切感到,通过创作排演一部歌剧这一艺术实践,我们不仅是在教学改革专业上得到很大收益,而且也培养师生树立起在艺术实践道路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大力发展民族音乐艺术的信心。
虽然歌剧终于在2007年元月向社会公演,但是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只是向广大观众、向领导、向同行同业的老师、前辈们和同学们的一次汇报。我们还很幼稚,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意见,努力改造提高,不断以更新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大家。
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两个孤苦的孩子,他们青梅竹马,相依为命,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埋下了真挚的感情。他们怀着虔诚的愿望,种下了一棵树,祈求它能带来平安和幸运。可是,小姑娘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从此,只有那树陪伴着孤零零的男孩。一年年过去,小男孩巴特尔成长为一个勇敢英俊的青年牧人,但始终孑然一身,日夜在那树前怀念童年的小伙伴。
日复一日地在树身上雕刻出了一个他幻想中的姑娘,寄托着他的爱和期望。终于奇迹发生了,雕像竟然变成了真正的姑娘—娜拉,来到人间,陪伴在他的身边。可是,王爷任性骄纵的女儿曼德尔娃一直钟情于巴特尔,不顾表兄哈萨尔的追求和挑唆,执意地追求巴特尔,却始终被巴特尔所拒绝。
她在终于知道娜拉是巴特尔所爱时,妒火焚心,要将娜拉抓获。紧急关头,娜拉化身变回树中,巴特尔又绝不屈服,曼德尔娃狂怒中纵火烧毁了大树,而巴特尔亦奋然投入大火,双双殉情……
后来,这棵树变成了两股树干紧紧缠绕、枝叶繁茂的常青树。在微风拂来时,发出絮絮细语,倾诉着这忠贞不谕的爱情故事。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