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歌颂型相声毕竟还是相声,是马季的歌颂型相声让“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在“文革”十年里还能发出一些微弱的声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歌颂型相声,也就是说,让相声真正彻底地消失十年,相声的生存状况就反倒可以好一些么?这个道理恐怕是讲不通的……” |
【搜狐文化独家约稿,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东东枪,网络写手,专栏作者,相声爱好者,2005年为《读库》曾撰写长文《谁是郭德纲?》,引起较大反响。
60年代侯宝林、刘宝瑞、马季在电视台演播室里为电视观众直接播出相声。
说实话,真正让我特别喜欢的马季的相声作品其实不多,我对马季这个人也没有特别的好感,但是,马季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我还是由衷觉得可惜,也有点伤感。
我后来看了些网上的评论,当然是哀悼追思的居多,可也确实有不少人出言不逊——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对马季的评价一直是见仁见智,有人说马季是相声大师,是相声的功臣;也有人坚持说马季是欺世盗名把相声引入邪路的罪人。别的不说,我的MSN好友中就既有把签名改为“沉痛悼念马季先生”的,也有改名为“相声的千古罪人谢世”的。
该如何评价马季对相声的贡献?该不该说马季是“相声的千古罪人”?我不是相声史的研究者,没有专心下功夫探究过马季先生的创作和演出历程,但还是想就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说说自己的想法。
马季的相声天分可谓光彩照人
刚才和一个朋友聊起这件事,他提到一个话题:马季算不算是“大师”?我不知道该如何介入这样的讨论,因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大师”本身并无定论,正如什么样的人配叫“艺术家”也早已成为了一件没门槛没准则的事。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马季是一个好的相声演员。
1950年代,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的马季在一次业余曲艺演出上表演相声获奖,并被当时的侯宝林发现,从此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很多人的回忆材料里都提到,在当时的广播说唱团里,基本上是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等多位大师共同指导教授马季的相声表演,而且侯宝林、刘宝瑞二位还经常“抢”这位学生。由此可见,马季的相声天分在当时是何等的光彩照人,又受到了何等的重视。我们现在去听马季在文革前的相声表演录音,如他和刘宝瑞合说的《找堂会》等,都能领略到正当青春年华的马季在众多名师指点下,已经磨炼出的稳健台风和准确的表演节奏——所有这些再加上他本身的绝佳天赋,成就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相声的好苗子。
对“歌颂体”的几点澄清
后来,“文革”开始,马季最常为人所诟病的两件事情都发生在这段时间。一个是他的大批“歌颂型相声”作品,一个是他在这段时间对自己的师父侯宝林的不敬。关于第二点,历来说法不一,也并无任何官方材料或当事人自己的披露,至今似乎尚无定论;马季先生既已辞世,想来就没有追究的必要了,更何况那是时代造就的私人恩怨,与相声艺术关系不大,所以依我看不讨论也罢。而至于第一点,我觉得则有以下几点需要澄清:
其一,歌颂型相声并非马季首创。早在马季之前便有不少相声演员创作表演过以歌颂为主题的相声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东北的小立本、杨海荃的《社会主义好》等;
其二,歌颂型相声恐怕也并不能算是相声的“歧途”。反倒是将相声与“讽刺”绑定在一处的思路才值得质疑。简单的说,相声从来就不是真的以“讽刺”为主要表现手段或创作目的的艺术形式,更不该是狭隘地限制在“讽刺”二字上的艺术形式;
其三,歌颂型相声虽然确实并无太多经典作品,整体作品水准也不如之前和之后的相声整体水准。但是,歌颂型相声毕竟还是相声,是马季的歌颂型相声让“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在“文革”十年里还能发出一些微弱的声音。我们至少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歌颂型相声,也就是说,让相声真正彻底地消失十年,相声的生存状况就反倒可以好一些么?这个道理恐怕是讲不通的。
老舍先生有篇小说叫《断魂枪》,里头的主人公沙宝龙在自己的绝艺式微之时选择的是坚决“不传”,让它干脆自行消亡,这当然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但作为一个喜欢相声的人,当相声也面临类似的处境,我宁可希望相声能够暂且忍气吞声,等待日后重出江湖的时机。京戏《赵氏孤儿》里,程婴和公孙杵臼在分工之时也曾提到:死掉容易,活着却难。
还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曲艺理论家薛宝琨回忆马季时曾做出这样一个概括:马季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又身体力行地回归传统,突出相声的讽刺功能。薛宝琨先生举例,《多层饭店》、《五官争功》都是马季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宇宙牌香烟》就又是一个以讽刺为主题的相声佳作。这种自觉地“拨乱反正”行为恰好可以说明,马季时刻知道相声应该随时代而变,他对所谓“歌颂型相声”有着清醒的认识。
是马季一个人将相声变成了歌颂型吗?
当然,马季对于相声的贡献远远不是创作演出了几段好作品这么简单——作为一个相声创作者,他时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在不断调整相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刚才提到的文革时的歌颂型相声,和文革后的讽刺作品,其实都应该算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马季要写要说歌颂型相声么?恐怕真正把相声变成歌颂型的是那个时代,而并非马季一个人;作为一个相声演员,马季的传统相声功底深厚,又同时非常适应新的观众要求,能够调整自己的演出风格,即使是晚年的一些演出,也可看出马季宝刀不老游刃有余;另外,作为一个相声的传承者,马季也做好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他的徒弟是相声界里赫赫有名的“马家军”——姜昆、刘伟、冯巩、赵炎等后来成为中国相声演员主力军的优秀演员,都得自马季的挖掘和提携……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马季、没有姜昆、没有刘伟、冯巩这些人,1980年代的中国相声界乃至现在的中国相声,会是一幅什么景象?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马季是一个正处在传统相声与所谓“新相声”中间过渡带上的人,而且恐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幼时流连于老北京相声的“圣地”启明茶社,受的全是传统相声的熏陶和影响;后来进入广播说唱团跟随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等诸位老师学艺,老师们都是传统相声的顶尖大师,传授给他的也必然是传统相声的技巧和作品。可以说,马季是一个在传统相声的精华中成长起来的的相声人才。但同时,马季后来又成为所谓“新相声”的代表人物。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他不断地创作、演出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新作品,并且通过教授徒弟、学生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新相声”的发展和演变。
以上所说,无非是为了说明马季对相声的发展是做出过贡献的,并无意于否认马季先生在为人处事上的不妥之处,以及客观上可能对相声发展有负面影响的一些行为——事实上,那些事情只应当作背景材料来参考,而不该当做判断马季对于中国相声意义的论据。我们同样不能因为那些错误就抹杀他对相声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影响。
人是生活在时代里的,艺术也是,马季的时代,马季的相声时代,结束了。在他的时代里,他用自己的天才和勤奋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优秀相声作品,为相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欢乐,我觉得,哪怕只因为这些,我们就该像对所有优秀的艺术家一样,对马季先生心怀感激。(东东枪)
马季为徒弟捧哏(1977)
姜昆和赵炎是马季老师徒弟中的老大、老二。那时姜昆和赵炎都不到三十岁。
搜狐文化专题:马季逝世,相声告别大师时代
(责任编辑:小肥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