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实验昆剧《伤逝》
演出:上海昆剧团
编剧:张静
导演:钱正
主演:黎安、沈昳丽、胡刚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
时间:2006年12月1日
读家:邵彦
推荐指数:4星
昆剧能不能搞小剧场实验剧?这其实是个伪问题。任何形式的艺术探索,必须遵循的都是艺术本身的规律,必须调动该门类艺术的一切优势,创造出其他艺术门类不能达到的动人效果,而不是调动所有艺术门类的一切手段,创造出其他艺术门类也能达到的平均效果。《伤逝》证实了我的预想,这部小剧场实验剧是一次有探索价值却缺乏艺术价值的尝试。小剧场实验形式固然为它加了分,但昆剧本身的优势所在———词曲———却成为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板子。
拆开来看,这个戏在小剧场实验剧中还算中上水平,如果把昆剧文武场伴奏、舞蹈(以围巾代替水袖)、武打动作(跪步、挺僵尸)都视作现代实验剧的手段,并没有不协调的感觉。昆曲的唱段和音乐至少不难听。只是合起来看,我始终没觉得这是在看昆剧。这部戏为什么缺少昆曲味?因为词曲量少而质差。
唱段的量不太够。昆剧是抒情剧加歌舞剧,其实很有现代性,非常适合于表现现代知识分子细腻曲折的感情。它主要的优势就在于唱,唱在抒情性和煽情能力方面能量惊人,为话剧和影视剧所望尘莫及。现在活跃在昆曲舞台上的经典折子戏大多是吃重的唱功戏,原因即在于此;对戏曲演员的评价标准以唱功居首,原因也在于此。唱段太少,把昆剧弄成“话剧加唱”,其实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昆剧)”的《十五贯》就开始了,但《十五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交代复杂的情节,删削唱段是不得已而为之。《伤逝》现在的版本用时仅一个半小时,再加半小时的唱段(可以增加十支左右的曲子)应该没有问题。
《伤逝》缺乏昆曲味,很大程度上缘于音乐的粗糙。《伤逝》的唱段虽然用了曲牌体(这在如今已经很难能可贵),可是拼凑的痕迹非常明显。这些曲子大多从各种名折名段中搬用,曲与曲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南一支北一支地拉杂成堆,需要细腻委婉的地方却使用了本性慷慨的北曲。这种状态,真的只能让外行看看热闹,想感动耳朵刁钻的老戏迷是不可能的。我想象中昆剧写作的理想状态是由词曲创作人员根据情节和人物情绪的需要,共同选择适当的联套,然后填词,再反复修改。《伤逝》则似乎是像音乐剧那样先填词后谱曲,曲的失败,编剧也得负一半责任。
编剧张静写这部戏时年仅22岁,当然不能说中老年人国学根基就好,但她的文笔确实太单薄了些。尽管大部分唱词还是按照曲牌填词的,但句句都浅近直白,缺乏诗意。浅近直白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白话也可以入曲,而且还可能更符合《伤逝》原作的时代特点,但缺乏诗意却是几乎所有新编戏曲作品的通病。如《伤逝》开场曲的唱词:
“昔时烟柳,又故地重游,怎堪回首。爱日情多,别时恨远,从来好梦难留。这紫藤分明依旧,只是伊人去久。叹伤心人逝,断肠人留。”
作者可能已经改过好多遍,但显然还远远不够。我在演出后的观众互动时间里坐得无聊,把它改成了:
“旧时烟柳,恁故地重游,虚盟白首。夙日情多,今时恨远,朝来好梦休休。这紫藤累垂依旧,空惹余香满袖。叹伤心人逝,断肠人留。”
未必比原词要好,但至少含蓄一点。戏曲唱词实在没必要和通俗歌曲比拼明白易懂,反正观众要看字幕,不如给观众一点古典文学的阅读快感,留一点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填补。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