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神探狄仁杰1》在遇上雅典奥运会的情况下,依然能取得全国收视率第三、单集最高3.05%的佳绩,这为该剧第二部的出炉作了充分的人气准备。在观众的千呼万唤中,《神探狄仁杰2》近日终于在央视8套与观众见面了,部分地区收视率竟达4.3%。 由于《神探狄仁杰2》前24集已在网上流传,很多“狄迷”因此得以先睹为快,但没有引起网友的强烈追捧,反而引来了不少“口水”,被称为“古装反恐片”,建议美国人该去看看,学学狄仁杰是怎么对付恐怖犯罪活动的。对此,昨日该剧导演兼编剧钱雁秋作出回应,而且透露第三部将于明年春节后开拍。
争议一:“易容”桥段
网友口水:有“狄迷”表示,《神探狄仁杰2》在描写狄仁杰断案时,回顾场景太多、台词重复,使得整个情节过于拖沓。另外,续集中频频用到的桥段——易容术,也被“狄迷”们诟病:“现在不管谁出场,我都要先猜这人是不是易了容,真叫人头晕。”“狄迷”们认为,续集中的这些新花招本意为增强剧情的可看性,但效果却恰好相反,观众的注意力被分散,而该剧最吸引人的悬疑推理成分也因此弱化了。在狄仁杰身上体现的“反恐”本领也颇为让人不好适应。
钱雁秋回应:场景回顾是剧情的需要,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会对电视剧有任何影响。观众认为易容术的频频出现让人头晕,我认为这样(安排情节)其实挺好。我想大家都看过美国大片《变脸》,既然都能接受美国高科技的变脸技术,中国博大精深的易容术其实是同一个道理,为什么大家就不能接受呢?观众感觉狄仁杰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是坏人、都有可能易容,那不是更显得案件不可思议吗?
争议二:主题太大
网友口水:《神探狄仁杰2》共有三案:崇州案、蛇灵案和江州案。故事的风格延续第一部,主要人物虽无变化,但案情变得愈加扑朔迷离。不过不少“狄迷”却认为,“到处是阴谋集团,到处是窃国大案,主题实在太大!其实民间的案子照样能够引人入胜,而且狄仁杰毕竟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官员,为什么就不能像《大宋提刑官》那样,加入狄仁杰审判民间案件的故事?用得着动不动就谋害皇帝,颠覆社稷吗?”
钱雁秋回应: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一生政绩卓著,他的职责决定了他不可能去断很小的案子。再说就算民间有案件,那也有地方官员啊,比如现在老百姓家里丢了东西,国家总理有可能、有时间来管这事吗?反向思考,当朝宰相狄仁杰就应该断有关社稷安危的大案。当初创作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就从故事本身想办法,比如大案子从细小的东西中发现线索,一步步地推进,最终抓住元凶。
·资料·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便推荐他当并州都督府法曹,此任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责任编辑: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