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先生11月22日做客搜狐访谈实录

时间:2006年11月23日10:23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先生11月22日做客搜狐访谈实录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先生11月22日做客搜狐访谈实录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先生11月22日做客搜狐访谈实录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先生11月22日做客搜狐访谈实录



主持人:现在DV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越来越普及了,但是似乎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这个技巧,但是如果它们和电视或者电影中的镜头比确实有些惨不忍睹,路老师能不能讲一下基本的简单的摄影技巧? 路海波:其实我觉得DV是用最便捷的机器拍摄自己生活中的事,或者经过自己的组织构想之后拍摄,我自己感觉并不用强调特意的摄影技巧,只不过根据自己平时生活当中的观察。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DV拍摄当中就是尽量考虑到流畅性,如果这个事件是在生活当中尽量发生的,你尽量记录完整。另外,在记录的过程当中,要以对象为主体,如果突出对象的某个部分,比如某些动作、某些表情这个景别有要有区别。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李保田(李保田新闻,李保田说吧)在《宰相刘罗锅》长中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耳朵能动,这个时候为了强调这个特殊的本领,镜头肯定要推上去一些,这个时候让观众看清楚在动什么,就是我们平常讲的,需要特写的时候要特写,需要近景的时候要近景。但是有时候为了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可能要拉开一点,我觉得这是最简单的。 基本的一些,比如现在有一些数码相机也有视频功能,很多人已经逐渐熟练了,我觉得这里面没有特别的技巧。 主持人:拍摄的基本要领有什么? 路海波:就是我刚刚讲的,最简单的,如果说拍摄纪录片,如果以事件为主的话,就是说人物做一个事你想记录的尽量清楚一些,就尽量的把这个事件的过程记录的完整一点。但是有的时候为了后期剪接的需要也要拍一些空镜头,这样剪接的时候会使作品做的更流畅。 主持人:现在如何拍一个好的创意的广告片? 路海波:刚刚主持人也说的非常清楚,创意的广告片。如果一个广告片没有创意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生活当中比如看电视,经常看到有一些广告是特别有意思的,特别吸引人。尤其是一些很短的广告片,比如有一个广告片是公益的广告,强调反腐的问题,强调要防微杜渐。非常简单,道具就是一个玻璃杯,稍微带点儿刺激光,水非常透明、干净,这个时候上方突然往杯子里滴一滴墨水,你看到墨水慢慢漾出来,他提出要防微杜渐,我觉得这个主题就非常好,这是相对来说哲理性很强的,但是非常简练表达的,这就是创意的。 还有一个是麦当劳的广告,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的,就是一个婴儿在一个摇篮里面,当摇篮摆上去越过窗口,看到外面麦当劳大的“M”标志的时候,这个婴儿就笑了,当摇篮荡下去看不到这个字母的时候,婴儿就哭了,就说明麦当劳对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婴儿看到这个麦当劳的标志都非常开心,反之就不开心,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创意非常重要,从一个点想到一个形象的东西,用形象来表达你这个点,这个点可能比如说是哲理性的,或者是理念、概念,怎么通过形象表达概念,而这种表达是非常简练、非常有原创性的,这就是拍广告的有形象的亮点。 主持人:我们刚刚聊的是广告片,能跟网友交流一下如何拍出比较好的纪录片,比较吸引观众的剧情,还有就是拍出不枯燥的情节,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呢? 路海波:好的。纪录片我个人感觉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生活当中来,就是说你的形象或者是你的拍摄对象感动你,或者你的拍摄对象有这种个性魅力,或者说这个拍摄对象本身是比较善于带到镜头面前,比如说有一种表现欲望,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这个对象在生活当中比如说个人经历,现在已经做的事情比较有一定影响,他将要做的事情跟你对他的感觉是有一种期待的。我个人感觉,我曾经做过一档纪录片栏目,叫《第三电影》,我们当时给这个栏目定位的时候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每张面孔都有一个故事。也就是说,因为人生百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常的故事构成的,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不是编造的、摆拍的,而是生活当中原有的故事因素。因为如果说生活当中没有这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的话,小说家、艺术家是没有办法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这个米就是生活本身带给我们很多丰富的东西。所以我认为纪录片要想拍好,首先要去抓生活当中感动你的人和事,把感动你的人和事尽量把精华的东西,就是感动的东西、充满戏剧性的东西,把这些东西拍下来就会非常感动,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一个好的剧本是否决定了一个好的视频作品? 路海波:好的作品,根据刚刚主持人提的,一个是纪录片要不要剧本的问题,剧情片自然是要剧本的。剧情片有一个文本的东西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经常讲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实际上再有能力的导演也拍不出来的,当然偶尔例外,比如有的编导跟生活有特别好的感应关系,他也非常擅长讲故事,他的观察力也特别敏锐。有的时候他可能只有一个大纲,但是实际上等到最后的作品呈现出来大家反应不错的时候,一定是只表现了这个人的创作跟别人不一样,其实他在生活当中在心理已经排演很多次了,包括他找来的演员跟他们交流的过程当中,他已经给这个剧本怎么来刻划人物交待很多次了,这个有点儿像过去拍片子的方法,就是根据大纲来拍,这个非常例外,一般都是根据剧本拍的。因为我们说剧本是一度创作,没有一个蓝图是没有办法把大楼盖得非常好的。 至于纪录片呢,我觉得根据创作习惯,有的人要剧本,有的人不要剧本,我们不叫剧本,叫脚本。因为纪录片我想分两块,一块就是你对这个人物很熟悉,比如你通过一篇报道,通过杂志上记时的人物访谈,你发现这个人的很多事是非常吸引读者,而这个人你经过初步了解他也有将要做的事情,可能也有故事性、戏剧性,你就想把未来发生的事跟踪拍摄下来,其实这个已经带有一定脚本的意思。因为你知道这个人之前做过的事,你能够知道他的行为、性格、他的谈吐、他的个性魅力、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你知道他将来做的事,因为他已经告诉你可能做什么事,尽管你不能预测具体发生什么细节,但是你能够有一个评估,你知道这个事情可能会有一些冲突。比如说一个人找工作可能要碰钉子,也可能他年纪比较大,他可能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本事,但是对方可能会拒绝他,比如因为年轻的问题、性别的问题,或者说这个岗位需要的人不多应聘的人很多,肯定会拒绝,拒绝的时候这个人的反应怎么样,这个肯定会有戏剧性的、出人意料的效果,你就可以根据这个判断拍下来,肯定会很有意思的。 再比如有的人自己的婚姻遭到不幸了,他并没有气馁,他这个人是充满爱心的,比如人这个人碰到困难,他想天底下人肯定会有很多人碰到这个困难,他就会把这个事跟更多人的分享,但是由于它的家庭、长相等等可能会碰到种种困难,这个一个矛盾。我们叫做你拍纪录片之前,根据前期了解的根据拍摄对方的结构把握,要尽量抓生活当中的故事性、戏剧性的东西,这个拍的会好一些,不能只拍支离破碎的东西。 主持人:路老师刚刚讲的很多是专业摄影方面的技巧,有没有关于DV方面专业的书籍向网友推荐一下? 路海波: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专门谈DV网络视频作品的,但是我想肯定有。因为我想近些年DV作品和网络视频作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由于摄像机、DV机价格越来越低廉,很多人把它当做家庭聚会、旅游等的工具性的东西。这方面我个人感觉有没有书不重要,关键是你跟DV之间是不是有一种亲密的关系,比如说有的人天生非常爱好,他就是对影像非常酷爱。因为技术的东西现在DV都是非常简单的,时间长了之后他的亲密关系会把DV称为第三只眼睛,也就是说你平时是怎么观察生活的,你跟影像之间有没有天然的亲密关系,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刚才讲的,你要观察事物,如果说这个事物很小,你肯定想贴近去看,你拍摄的时候肯定会看到,这个时候要把镜头推上去。有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人和其他人好像在做什么交流,我们就必须考虑到主人公和跟交流的人是什么关系,我们就要把镜头拉开一点儿。那个交流的人可能长相各方面有点特点,你就想到把镜头推向那个人,这个很多时候我觉得就是凭直觉的。因为我了解到现在很有影响的国际性导演,像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新闻,斯皮尔伯格说吧),像德国拍《快跑罗拉》的导演,他们都因为小时候有家庭摄影机,从小就玩,可能到上中学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已经获得了周围的同伴和老师的赞赏,鼓励了他们当导演的愿望,后来获得了成功。 现在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很多同学因为有大量的训练,包括我们这次也参加了中戏搜狐大赛,有一些学生的作品,像有一些人拍这个作品之前已经有一些积累了。 主持人:这些入围作品来说您觉得他们现在的一些专业水平怎么样? 路海波:其实平时有时候我也上网看一些网上的视频作品,我们反复强调现在已经进入用影像记录生活的时代,把DV当笔记录我们生活的时代。我现在感觉某种意义上,影像跟我们很多人,尤其是经过一般的大学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对现代科技并不是那么陌生的,尤其是像影像、DV这种东西,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分不开了,特别是现在很多数码相机已经有视频的功能。某种意义上我想从目前的情况,因为后面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究竟搞这样的大赛有什么样的意义。我觉得,第一,将来网络新媒体像视频作品这种东西越来越日常化了,比如说普通人平常化了、日常化了。不会成为一种非常高深的,就是说可望不可及的,我觉得任何东西都可以尝试。 主持人:作为专业老师的角度来讲,您觉得他们在镜头运用上以及一些视听的表现上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路海波:我觉得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敢于尝试。比如讲DV是一个工具,是一个记录影像的工具,除了用平常人的眼光拍摄以外,有的时候也要尝试一些从不同的角度,创新的角度。比如说一般我们都是平视或者说俯视或者近大远小最基本的道理,有的时候不妨把镜头放的更低一点儿或者更高一点儿,或者像老百姓说的稍微邪行一点。也可能你通过不断的尝试可能会发现一些特殊的影像效果,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视频作品一般的都比较短,如何在很短的片子里面把影像感染力、视觉冲击力,当然在网络上、电影上屏幕本身很小,能不能达到那种我们在电影大荧幕上看到的效果很难说。但是因为我知道很多网友或者视频作者是希望将来他的作品跟电影搭上关系的,所以我想你不妨就当成拍摄电影,要敢于尝试,这样我想你的东西肯定会拍的越来越出人意料,某些时候出人意料我觉得也是好的。包括创意也是这样的,刚刚我讲的一杯水和一滴墨汁的关系。 主持人:现在来看DV的发展前景会有多大? 路海波:就我们平常的教育来看,我觉得DV无非两个用途,一个是很多人作为一种日常的爱好,就像很多人年轻的女孩子喜欢拍写真,她就觉得我现在抓住青春的尾巴,我就是把现在的生活拍摄下来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我认为DV第一个功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增添了光彩,反映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大家精神追求也多了,希望把自己精彩的生活或者生活当中的精彩记录下来,这是一种生活的表现,热爱生活也会让我们热爱更多的东西,包括热爱周围的人,热爱我们这个社会、热爱我们的国家,这是一种有社会感或者有生活自信心的东西,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DV使我们很多人能够圆自己的某种比如专业的艺术梦想,比如有的人想要当导演,至少他想通过DV尝试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素质,或者跟这个影像是不是有一种亲密的关系。如果说他在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实践当中他发现自己还有这种能力的话,可能会对这个人产生一种决定命运的积极影响。现在我们学校里面很多同学之所以走向这条路,相当一部分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比如说从小喜欢摄影,比如偶然的关系接触到这个。比如电台、电影厂专业家庭出身的人,从小耳濡目染。对现在的网友来讲,如果你将来想从事影视创作、当导演的话,现在跟DV结成充分的关系,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你觉得举办这次DV大赛的目的是什么? 路海波:我想搜狐公司跟中戏联袂,我们共同在相关的赞助商的支持下我们搞这么一个大型的活动,我个人感觉一个是敏锐的把握到了影像时代的确已经跟我们日常的生活分不开了,很多人有这样的表达欲望,通过DV、通过影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是第一。 第二,有些东西我刚才也谈到了,搞这样的活动意义很清楚,一个是丰富了我们很多人日常生活,包括表达自己,包括记录周围的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包括记录的这个事情里面可能也带来一些新的现象,包括某一些东西可能会引起争议的,我觉得也不见得是件坏事,说明我们这个活动更开放了,民主的程度更高一些。像刚刚主持人也提到,比如这次网友点击率比较高的是带有一定同志色彩的,就说明我们现在社会的文明程度、民主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了,因为相关的跟这个平行的在很多大学里面,至少在相当重要的大学里面,或者在很重要的城市里面,有关这种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对某些这种生活方式人的宽容程度也越来越大了,所以网上出现这样的作品也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标志。这是一个方面,说明DV记录了我们生活的变化,我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民主程度提高这么一个发展的进程。 再一个,开展这样的活动我相信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影视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储备更多的人才,我想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你觉得它对网络视频有哪些积极的贡献? 路海波:我个人感觉视频是一种动态的东西,动态的东西某种意义上可能在对比如说对网友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因为我觉得我们有一个说法就是,人类总是有一种记录下自己生活过程的欲望和冲动,这也是电影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列巴赞说,所谓电影就是记录我们生命的过程。网络视频,由于是很多网友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我们举个相关的例子,为什么电视上现在的超级模仿秀或者是真人秀越来越火,主要就是现在的生活当中比如电视上虚构的东西、电影当中虚构的东西比较多了,许多虚构的东西拍摄的不好,特别虚假,所以人们就特别希望看到真实的东西,当然也跟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假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方方面面的改革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说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文艺作品也越来越多了,整个来讲大的发展趋势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在经济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假的东西,文艺作品当中也有很多虚假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视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更真实的东西。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包括电视观众和网友,他们更喜欢真实的东西、纯粹的东西,这恐怕也是对生活当中真实东西的互换,强调一种真实的东西,我想这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主持人:这次大赛专家评审团都是由中央戏剧学院的重量级的导师组成的,这是不是也说明了DV作品上升到了一个比较专业的水平? 路海波:我们感觉作为艺术院校是有责任的,当然也是这次我们非常高兴的是搜狐能够跟我们中戏一起来做这个活动,并且得到了相关赞助商的支持。我想这是一种社会的共识,不光是院校。作为中央戏剧学院来讲,作为我们电影电视系来讲,正好是搜狐跟我们商量一起做这个活动,我们感觉到我们是有共识的,机遇把我们结合到了一起,机遇是一个非常好的纽带,而这个机遇又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无论是搜狐,还是我们中央戏剧学院,或者是其他赞助商,都是感觉到这是一个时代的使命,就是我们有责任通过我们双方的或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本着我们自己对DV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我们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 至于目前DV作品的水平究竟怎么样,我觉得一方面我认为还是起步、开始,虽然已经看到有一些相当不错的作品,但是总体上来看我们还是需要跟网友们共同努力的,通过持续的把这个活动搞下去让他们的水平越来越高,丰富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精彩,再一个,让我们整体民族的影像文化水平,总体是民族的审美水平的提高,我觉得是符合这么一个大的方向的。所以作为院校,作为我们中戏来讲,我们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也愿意和搜狐今后继续的合作,把这个DV作品水平不断的提高。 主持人:您觉得DV作品会不会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路海波:目前来看,我觉得它已经带动了相关的产业,能不能成为一个专业我现在还不好说,所谓已经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就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DV、喜欢拍摄视频作品在网络上播放,首先这个摄像机的厂家、这些电子摄影器材的厂家无疑是最高兴得。再一个,使得我们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积聚了更多的人气。另外也为我们的中央戏剧学院做了宣传。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主持人:一这次的作品主要是以体现70年代和80年代生人的生活状态和兴趣喜好为主的,您觉得作品中展现出了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呢? 路海波:首先第一,70年代、80年代生的这些人,我觉得他们生逢其时了,他们非常幸运,更好是我们国家最好的时候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些人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通过DV这样一种方式,他们有很多作品大部分都是比较倾向于表达自我的,我想这也是说明我们社会的物质比较丰富了,很多人更加追求在精神上表现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事情,说明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比如现在我们党中央和政府这一届中央领导人,以胡锦涛、温家宝同志领导的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执政为民、以人我本,我联系到这个是不是太大了,我觉得一点儿都不大,为什么呢?比如中戏和搜狐这次搞的视频大赛,70年代、80年代生人更多的表现自己,就说明我们现在社会非常重视人的价值,非常强调人的发展,强调和谐社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谐社会中全面发展自己,包括用DV这种手段记录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所以我觉得他们很幸运。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他们也应该注意一点,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个人是不能离开大的社会、大的群体,包括民族和国家的。现在的大学生,以我们自己的学生来看,他们应有一个先天的缺陷,有的时候过于注重表现自我了,不注意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包括不注意自己和家长的关系。比如说你是怎么来到这个社会的,你是怎么成长的,你离开了家长辛勤的劳动、离开了老师的培养、离开了周围人的帮助,你不可能得到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甚至有一些学特殊专业的机会,比如表演专业的,接了第一部戏就一炮打响了,他们的机会这么好,我觉得任何人都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情。我觉得表现自己是可以的,起码你的心里面有这个意识,一个人的成长是不能够离开大的环境,包括周边一些小的环境,家庭的环境、学校、社会、朋友,包括发现你的伯乐。所以我现在看到有一些年轻人在这方面我也非常感动,比如前不久我们课堂学生做一个作业,有一个学生采访了一个现在人气越来越上升的年轻男演员,他就说他最近拍一个戏稿酬很低,但是他一定要去,为什么?因为那个导演发现了他,给了他第一次机会,说人要感恩。我发现现在反倒有一些生活比较苦的孩子,他非常知道感恩。有一些孩子生下来家庭环境非常好,物质是非常丰富的,所有人都围着他,给他这样那样的优越条件,这些同学我就觉得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忽略。除了表现自己以外,还应该注意你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主持人:路老师怎么理解原创精神? 路海波:原创精神我个人感觉本质上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关系,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历经坎坷,他有很多阅历,这些阅历包括他曾经碰过很多钉子,哪怕摔过跟头,这样的人比如脑子里面可能有更多的素材,他把很多生活经历当中能够给他产生很多灵感,包括非常注意观察生活。生活阅历越丰富,他经历就越多、阅读的文学作品越多,我想他原创的基础就越扎实,就是说这种灵感来源可能就多一些,没有原创能力的人往往都是生活非常苍白,比如很少跟人接触,思想里面没有比较多的文学积累和生活积累,越是这样的话原创就不是很好的,我觉得越是有生活阅历、阅读的越多这样的能力就比较强。 主持人:您觉得DV作品对于影视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呢? 路海波:我觉得会吸引更多人的来拍摄影视作品。 前几天我们参加韩国釜山电影节,我们知道韩国整个国家4千多万人口,有一个年青导演的处女作,因为我们在那儿碰到一个电影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是韩国的留学生,我们系的一个老师是他当时的同学,那个韩国留学生拍的导演处女作电影,观影的人数达到了280万人,就是一个新的导演处女作居然能够吸引280万观众进电影院去看他的电影。可是在我们国家第一部导演作品究竟能吸引多少观众去,今年我们知道宁浩创造了一个高峰,但是这不是他的第一部电影。所以我觉得我们通过网络视频、通过DV作品吸引更多人的喜欢影像作品这样的艺术形式,进而系电视剧,特别最后有更多的人支持民族电影,我觉得中国的电影就有希望了。 主持人:这次大赛中中戏积极参与这次活动,未来会不会开设一些相关的专业? 路海波:其实我们不会专门开设DV的创作专业,因为用DV来拍摄作品是我们导演专业,就是我们电影电视系编导专业同学的基本功,是平常要不断锻炼的形式,一个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形式。我想可能不会有一个学校专门开设一个DV专业,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工具,它对很多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已经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里边现在DV就像我们学生手里的一支笔一样,所以每年我们中戏都会在秋天搞一届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影像作品展,大部分作品都是DV拍摄的,这都是同学平时的作业,而且不光是我们系举办,是一种学习形式。 主持人:路老师,您刚才看了我们网友的两个片子,能做一个点评吗? 路海波:非常高兴看了两部网友的作品,一部是《我的爱》,是《漂洋日记》改编的,第二部是一个广告片。 我觉得这两部作品,之所以在网上得到网友的一致拥戴,我个人感觉有这么三个特点: 第一,情感表现非常细腻,通过四个年轻人两种很微妙的关系。可能因为特别细腻的表现人的情感,比如夏东、阿文的关系是两个男孩,表现的很细腻,能够让人想像到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但是又不会让你做过多的想像,非常含蓄,点到为止,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但是很清楚。 再一个,夏东帮助阿文照顾他的女朋友嘉慧,嘉慧显然对他的男朋友后面是有不满意的地方,有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夏东,由此引起了阿文内涵的排斥,这两种关系表现得是非常含蓄的,情感比较细腻,又有情节,应该是打动人的心弦的。第一,情感表现得比较充分,又比较细腻,又比较含蓄,又比较简洁,我觉得在9分钟的篇幅里面,能够把两到三组的人物关系表现得这么清楚、含蓄、细腻,不容易,我觉得这个是相当不错的。 第二,整个故事非常完整。所谓完整一开始就是矛盾冲突,就是因为老是不接阿文的电话阿文质问他,由此打开了他们俩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又有嘉慧。最后一个关键的电话,阿文在旁边。 另一方面我也感觉到,夏东和阿文的关系,我觉得应该讲他们是互相非常关爱的,也非常体贴的,包括阿文到上海发展,他说我是不是不去,我为了你可以不去,但是夏东说你一定要去,只要你的事业发展好就去。 所以我觉得整个前后呼应做的也比较好,包括最后让观众有一个想像的关系,究竟嘉慧跟他会怎么样,因为嘉慧找他来倾诉,都有想像的空间,但是又显得非常完整,我觉得非常好。 第三,在视听语言的表达上是非常流畅的,包括叙事的丰富性,比如说一方面是顺序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中间很多穿插是跟着人物的意识走的。比如说嘉慧跟夏东在一起的时候,夏东老走神,那个电话他自己不接也不让嘉慧接,但是当嘉慧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那个电话应该是阿文打进来的,于是这个当中就查进了夏东和阿文在一起的镜头,在河边的片断,包括阿文要去上海究竟去不去,夏东的反应。我觉得应该讲这个导演的手法是相当老练、成熟的,他对视听语言的感觉应该是非常好的,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应该是体现了我们这个大赛相当不错的水平,作为一个有一定水平的例证也是相当不错的。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广告,应该是为英特尔迅驰双核做的广告,我觉得做的非常好,而且这里面最亮的一个点,这个小胖孩跟她爸爸之间的对话,就是围绕一个电脑,我能不能打游戏啊?我能不能上网啊?我能不能用它拍电影啊?这个电脑网速太慢了,自然让人想到双核迅驰,做了非常好的电脑,最后这个小孩把旧电脑全拆了,换了一个新的。非常简练,是非常集中,而且父子之前的对话是两代人,反映了新的一代人他们跟高新科技之间的一种亲密的关系,他们的一种向往,而且还有一种创新的欲望,最后把旧的拆了,还有点儿幽默感。很好,很亲切,而且父子之间的对话很有生活气息,反映了现在电脑和人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伤痕累累)


 合作伙伴
NOKIA

Copyright © 2006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