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李保田(李保田新闻,李保田说吧)惹来“戏霸”称呼的电视剧《钦差大臣》即将于明天登陆北京电视台2套黄金档。昨天,该剧投资方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李保田起诉本剧违约的一审官司判决剧组方面输了,但是剧组已经向法院提出了上诉,二中院受理了本案的二审。
艺术总监署名依然是李保田
李保田在电视剧《钦差大臣》中担任主演和艺术总监,后因认为《钦差大臣》在后期制作时“注水”,将原来的30集扩到33集,在没有经过他书面认可的情况下扩充了三集内容,要求剧组赔偿190万元。而制作方则认为,李保田身为本剧的艺术总监,却在拍摄完本剧之后就没有再出现过一次,本身就是违约在前。在今年9月的一审中,法院判决李保田胜诉。在一审败诉之后,《钦差大臣》剧组已经在10月向法院提出了上诉,上诉的理由是,李保田身为艺术总监,要为这部戏的质量全面负责,而他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也违背了身为“艺术总监”的合同条约。
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钦差大臣》中,主演和艺术总监中的署名还都为“李保田”,而对于本剧在北京电视台的播出预期,吴先生则坦言,这部剧播得好,李保田是有功劳的,播得不好,李保田也同样是要负责任的。由于北京电视台购买电视剧实行的是“以点论价”,所以最终该剧的价格还要根据收视成绩来决定。
片方称“注水”与否观众最有发言权
据吴先生介绍,在一审时败诉的焦点问题是,增加了3集之后的《钦差大臣》是否存在“注水”问题,制片方认为这3集是由于剧情需要而必须增加的,而李保田则称,这是“注水”行为,而这个问题法院又是无法判定的,“现在这部戏要在北京播了,究竟有没有注水,大家可以都来看看。”吴先生表示,之前《钦差大臣》在外地播出的收视一般,观众比较集中反映的一是李保田的表演风格话剧腔过浓,二是该剧的完整性有欠缺,因为李保田中途删了88场戏。
记者随后采访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的孟主任,孟主任对记者表示,《钦差大臣》从审片的角度来说,水准还是能够在黄金档播出的。而李保田的经纪人窦先生则对记者表示,李保田现在正在四川拍戏,对于《钦差大臣》要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事情并不知道,而在谈到本案的二审时,窦先生则表示,剧组上诉属于正常的法律程序,虽然谁也不能保证二审的结果一定还会是李保田胜诉,“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责任编辑:小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