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导演“战争三部曲”,查明哲赚得个“残酷导演”的名头。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查明哲导演的话剧《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黎明新闻,黎明音乐,黎明说吧)静悄悄》近日再次上演,《死无葬身之地》也将于25日—30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演出。查明哲昨天坦言,这三部剧代表了他的创作水平。对于时下流行的明星剧、贺岁剧,查明哲认为它们迟早要走进死胡同。
■谈成名作
“三部曲”理性但不冷血
查明哲说:“‘战争三部曲’代表了我迄今为止在话剧创作上的水平。我说一部剧代表创作水平,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这三部戏的创作跨度5年,跨了20、21两个世纪。但是现在回头看,我对当时自己的思考、所选择的艺术形式还是比较满意的。”
《死无葬身之地》是他回国后创作的第一部戏。“我对它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为这部剧找到的切入主题是:人在极端的环境中如何经受住拷打。因此,我在创作中就要找到一种相应的表现形式。观众接受了这种形式,也就接受了萨特剧本的深奥思想。”《纪念碑》的主题则是“人类要学会原谅”。查明哲当时还把女尸放在了舞台中央,引起很大争议。但他至今仍认为,这些女尸就是构成这个剧的纪念碑。“在战争中死了那么多人,我们为什么要在舞台上予以回避呢?”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他最满意的是自己有胆量去做。“创作时我并未把该剧定位在热血儿女为国捐躯这一主题上,而是着重体现美的顽强生长与不甘毁灭。舞台上也有创新,我想迄今为止,都还没人像我这样一下把那么大规模的白桦林搬上舞台。”
“可能因为我排了这些剧,大家就觉得我这个人残酷、冷血,我倒不觉得自己是这种人。话剧需要理性的思考。我排童话剧《饼干小子》,也需要理性,否则怎么能把剧中的情感准确传递给小孩子?”
■谈话剧圈
明星话剧治标不治本
谈到近年来兴起的明星话剧、贺岁剧,查明哲说,笼统言之,它们在培养话剧观众方面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演出越多,从表面上看话剧市场就越繁荣,起码证明话剧还被人们需要。“但是用明星剧培养话剧观众,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这不是争取话剧观众的真正途径。人们做明星剧时,普遍对经济、名利效应的考虑比较多。我不排斥话剧舞台上出现影视明星,我也请过张丰毅(张丰毅新闻,张丰毅说吧)、凯丽,效果也比较好。不过说到底,明星只是舞台艺术的一种表达手段,不应在争取话剧市场效益方面成为决定性因素。难道哪天舞台上没了明星,话剧自己就不活了?我相信话剧走明星演员这条路,总有一天会走到死胡同尽头。”
至于贺岁剧,其实是在贺岁影片出来之后才出现的。“它只不过是人们炒作的一个概念,利用这个名头招揽一些观众。有些贺岁剧质量不高,引起人们的不满,最终还造成了一些话剧观众的流失。当然,质量不高、炒作等问题不只贺岁话剧这个领域有体现。所以要说贺岁剧是否会影响中国话剧的命运,还真谈不上。”
■谈新剧
焦晃冯宪珍牵手《Sorry》
查明哲透露,由他导演、焦晃与冯宪珍主演的新戏《Sorry》将于六七月份开排。
查明哲称焦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话剧演员,“焦晃在还没有因影视剧被人注意时,他在话剧舞台上就已经拥有了许多观众。”在前苏联剧本《Sorry》中,焦晃和冯宪珍将出演一对40多岁的中年夫妇。丈夫离开祖国后也想把妻子接出去。在她决定出国的晚上,两个人聊着聊着,妻子突然说:“Sorry,我不能走了”,因为她离不开祖国的土地。
查明哲说:“这部剧包含着人在逆境中对祖国怀有的极为深沉的感情,非常动人,这也是我把它搬上话剧舞台的原因。整部剧只有夫妇两个角色,我相信焦晃和冯宪珍会把这部剧表现到一个新高度。”(记者
杨杨 记者 吴平 摄)
■人物简介
查明哲: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1979—1984年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84—1991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并获硕士学位。1991—1995年就读于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获博士学位。主要作品有《死无葬身之地》(1997)、《纪念碑》(2000)、《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02)、《青春禁忌游戏》(2003)、童话剧《饼干小子》(2004)等。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