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音乐会 大家眼中 认识你所不知的尤鸿斐
刚刚举办完“让我靠近你——尤鸿斐个人独唱音乐会”的中央歌剧院演员尤鸿斐,又开始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新一轮的排练中,由她领衔的歌剧《杜十娘》马上要到上海演出。
尤鸿斐说音乐会之后,感觉自己的艺术之路刚刚开始。而众位老师、朋友们对她音乐会所提的中肯意见,更让她觉得,脚下的路还有很长。
众说:练好看家本领 向更高目标迈进
音乐会众多熟面孔
顾长卫(顾长卫新闻,顾长卫说吧)要永远当“粉丝”
尤鸿斐的独唱音乐会上,很多师长、朋友都前来捧场。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恩师吴其辉、作曲家郭文景、词作家苏柳、好朋友顾长卫···都来了。而且很多人为了支持尤鸿斐,都自掏腰包买的票,甚至一次就买上万元的票也大有人在。
尤鸿斐心里清楚,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却是最有力量的。她说自己在台上的时候,就感觉台下那么多熟面孔,原本有点紧张的心马上轻松下来。
苏柳看完了上半场,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脑海里闪现着两个字:妖艳。因为音乐厅手机被屏蔽,中场休息的时候,她迫不及待的跑到外面,给尤鸿斐发了条信息,说我用“妖艳”这两个字来形容你在台上的表现,太精彩了;顾长卫在去音乐厅的路上就给尤鸿斐发信息:粉丝正在路上,要去听偶像的音乐会。
因演唱了著名导演顾长卫执导的电影《立春》四首插曲,尤鸿斐和顾长卫成了好朋友。顾长卫常常说自己就是尤鸿斐的粉丝,而且要永远当她的粉丝。等到音乐会一结束,顾长卫祝贺、赞美的信息又来了……
被冠名“超级女高音”大胆创新得到肯定
著名作曲家郭文景评价尤鸿斐:因音乐会,我认定,你就是超级女高音。
对于这场音乐会,郭文景有自己的看法,中肯而有见地:曲目安排全部是有分量的歌剧选段,让人觉得震撼。歌剧分量很重,这点显得不一般,中外歌剧融合的很好,中国歌剧也选的很精彩,都是精华的片段,加上表演,浑然天成,很有价值。尤其是《原野》的片段,选的很有技术含量,把剧都浓缩了,效果很好,让观众从选段中,看到整部歌剧的影子。
郭文景认为,很少有人在音乐会上,给中国歌剧这么重的分量,在这点上,说明尤鸿斐是对中国歌剧有使命感的人。
而在演唱上,尤鸿斐的高音发挥的淋漓尽致。“唱到那么高了,而且是连续的几个高音,嗓子仍然没有一点情况,很难得。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尤鸿斐是超级女高音。”郭文景对尤鸿斐近乎完美的高音赞不绝口。
这是尤鸿斐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所换来的,练声、排练,为此尤鸿斐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经历过多少饿着肚子一人在排练房里暗下功夫的时光,这恐怕只有尤鸿斐自己清楚。而她的老领导——中央歌剧院院长、作家刘锡津的建议更为实在:音乐会对尤鸿斐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接下来最大的任务,是练好看家本领——歌剧,再向更远处迈进。
恩师吴其辉解读尤鸿斐:具备真正歌剧演员的三要素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吴其辉是尤鸿斐的恩师。尤鸿斐音乐会上,吴老师也前去捧场。音乐会后,吴其辉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致电祝贺尤鸿斐演出取得成功。
吴其辉评价尤鸿斐:音乐会超出我的想象,编排很好,艺术实力全部显现。尤鸿斐很会扬长避短,她的高音基本进入自由王国,特别能放光彩,而且音量很大,这点要永远保持。
吴其辉说,曾经看过一篇美国歌剧杂志评论,文中说玛利亚·卡拉斯去世后,歌剧时代结束。因为只有她能代表歌剧,歌剧演员的三个条件只有她能达到:第一有天赋,有好嗓子、完美的技巧;第二,有音乐家深邃的洞察力,知道作曲家想说什么,都能唱出来;第三,要有戏剧表演的才能。一般演员都只具备两个,只有玛利亚·卡拉斯是全才,所以她一去世,歌剧时代就结束了。
“我觉得这个评论太绝对了,尤鸿斐这三个条件就都具备。音乐会我是带着望远镜去看的,表演的太出色了,她在各种角色、各种曲子中都有不同表现,不同表演,不同形体动作,都是经过仔细琢磨,让观众赏心悦目,从头到尾都能吸引观众。当时我就说尤鸿斐真是舞台上的天仙。”
吴其辉说到这段话时,音量高出一倍,略带一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分外的高亢。此时他眼里的尤鸿斐,无疑已经出师,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歌剧演员了。
自说:中国歌剧需要有责任感的人 目标是让歌剧更普及
自掏腰包开唱 有责任普及歌剧
此次音乐会,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尤鸿斐自掏腰包举办的。因为赞助不够,剩下的都是她自己出的钱。因为她觉得不能因为没钱就不做这个事,为了让歌剧在中国更普及,大家有责任去做。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歌剧那么好的东西,却在走向没落。歌剧和芭蕾……一样都是舶来品,为什么只有歌剧在中国的景况如此惨淡,仍然是小众?我觉得歌剧也需要创新,怎么能让她在中国更大众,更容易接受,是我们每一个歌剧演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尤鸿斐以极快的语速一口气说完,之后便一言不发,似乎是陷入沉思·……
目标是继续创新 对音乐一辈子不要割舍
音乐会的曲目安排上,尤鸿斐特意将中国歌剧的分量加大。正如作曲家郭文景所说,任何一场音乐会,都没有把中国歌剧放到如此重的位置,但尤鸿斐这样做了。音乐会还打出了字幕,这也是区别于其他音乐会的一个亮点。
因此,音乐会上所有的编排,都是尤鸿斐大胆设想并付诸实施的。虽然并不都是赞同的声音,但大多数人的肯定,给了尤鸿斐再向前迈步的动力。
“我的下一个目标,仍然是继续创新,让歌剧变的喜闻乐见,更贴近百姓
更让大众喜欢。这不是空话,总有一天,我会让她变成现实”。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尤鸿斐的眼中,闪出无比自信的光,仿佛仍然是那个坐一辆小型拖拉机后座偷偷去报考音乐学院的13岁小女孩。
从说服父母靠近音乐,到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中国音乐学院,再到成为歌唱家、举办平生第一场独唱音乐会,尤鸿斐还是当年那个尤鸿斐:对音乐执着、这辈子都不要割舍。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