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宴》
大家的反应像是泄私愤
新京报:抛开冯小刚妻子的身份,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来看,觉得《夜宴》怎么样?
徐帆:我觉得挺好的,真的。
新京报:有没有留意过其他人的评论?
徐帆:我觉得喜欢不喜欢是个人的爱好,但还不至于那么猛烈地攻击吧。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他不是强项的事情时,他需要鼓励的。举个简单准确点的例子:以前有个跳高运动员叫朱建华,他试跳时打破了世界纪录,但在非常关键的比赛中没冲上去,主要是心理障碍。当时大部分人就说他应该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只有少数人说没关系的,因为你在跳的时候也在为国争光。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说鼓励话的人永远都是少数,做事的人永远不如不做事的人。
可能有人会说他是你老公你当然这么说,但是我对任何人我都是这种态度,就像对《无极》一样。我不是说对做事的人大家就一定要说好,但现在看大家的反应就是往骨子里伤害,不是一个平和的态度。
新京报:会不会是因为这几年大片太多,反而让观众对大导演执导的大片期待过高呢?
徐帆:那你说不满意大片就不要再拍了吗?我们现在是在和外国人抢市场,如果不做大片,市场会被外国人占得一塌糊涂,中国电影又成了几等品,到那个时候大家还会骂的,而且会骂得更难听。《夜宴》真的难看到一无是处吗?
为什么很多人的评价让我感觉它是一无是处的呢?大家的反应好像是在泄私愤。不过没关系,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新京报:近年来冯小刚的作品在风格题材上逐渐转变,有影评人说冯小刚是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徐帆:难道中国不应该与国际接轨吗?一种东西不适合你就不去试了吗?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有相应程度的需求。他要精打细算各个方面,你以为他没算过吗?他算的超你十几步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多样化一些,冯小刚要求自己已经很严格了。
新京报:那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徐帆:社会风气。
新京报:记得你在接受南方某报的采访时曾说“夜宴在我心里代表一切”,能具体解释下吗?
徐帆:(沉默了一会)我不想告诉大家,因为这个“一切”是心灵深处的东西,我特别感激冯小刚。[我来说两句]
(责任编辑:小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