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观众持消费心态看电影,作品必须满足他的预期,否则就会觉得上当受骗。
一个国家的电影不能单靠某种高投入来支持,况且高投入与中国本身的国力并不相符。
“申奥”得有一个带官方性质的固定组织来决定选送谁,这个游戏不适合我,也不属于我。
今晚,刚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赞誉的纪录片《东》将在山西碛口举行首映式。离开北京前,导演贾樟柯(贾樟柯新闻,贾樟柯说吧)在他的公司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一间十余平方米的会议室,四壁贴满了电影海报。贾樟柯坐在桌边,把玩着手中的打火机,和记者探讨着有关票房、奥斯卡、艺术电影的生存境遇等话题。和他的电影作品一样,贾樟柯坚持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感悟他所身处的中国电影的大环境。
“金狮奖”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记者(以下简称“记”):凭《三峡好人》拿到金狮奖对你意味着什么?
贾樟柯(以下简称“贾”):从大学开始拍短片到今年整整十年,这个奖项一方面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另一方面是我一个工作段落的结束。一直以来,我都使用写实的电影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肯定,我觉得我可以去做别的了。
记:在新的段落里,你会拍怎样的电影?
贾:这两年我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想拍1949年和1927年的故事———1949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动荡,有人去了台湾,有人去了香港,有人留在内地,我喜欢想象在这个动荡年代里个人的感受;1927年是大革命时代,革命这个话题我也特别感兴趣,它是上个世纪中国最主要的议题。还有苏童小说《刺青时代》里的1975年,反映“文革”结束前一年的年轻人世界。拍历史并不是为了怀旧,历史是一个很好的想象空间。
记:一旦涉及历史,很容易让人想到宏大的命题,这与你以往擅长的对个体的书写有一定的距离。
贾:我会拍出我的气质。实际上我对历史空间里面的个体感兴趣,而非历史事件本身。前几年看布列松的摄影展,有一张关于1947年国民党部队的溃败。山坡上站满了国民党的逃兵,有一个逃兵抱着一个暖水瓶,外面用布做了个很好的布套。那个时代物质与人的关系是那样的,今天可能就是抱着个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什么的。再大的背景前面都有人的细节。
“故事最重要”的说法太绝对
记:新生代导演常常被批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只能在国外拿奖,国内却没有票房。你对此怎么看?
贾:情况逐渐发生变化。内地还有许多观众不熟悉我们的电影,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说《三峡好人》,我相信它的票房一定会比《世界》好。《世界》销售了30多万张正版DVD,喜欢我的内地观众也不少,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买DVD,而不是进电影院。当然这可能与观众一直看我的电影习惯有关系,因为前几部作品都不允许公映,大家是通过DVD了解我的电影。
记:是否也跟票价有关?
贾:大部分中国观众是抱着消费心理,而不是欣赏心理去看电影的,所以选择了他认为很合算的方式。尽管看电影一定是一个消费行为,但是,持观赏心态和持消费心态,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在欧美,观众持欣赏心态看电影,创作者的观点、表现方法,可能观众熟悉,也可能不熟悉,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但观众的反弹不会那么大。中国不同,大部分观众持消费心态看电影,作品必须满足他的预期,否则就会觉得上当受骗。当然,这和票价也有关系,一部电影的首映场,票价高达六七十元,这几乎相当于欧洲两场电影的票价,会强化观众的消费心态。
记: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中国导演,尤其拍艺术片的年轻导演,不会讲故事。你能接受这样的批评吗?
贾:什么“年轻导演过不了故事关”,什么“故事是最重要的”,这些说法都太绝对。如果你用另一种思维看电影,一个人端碗面条,蹲在街上,旁边风吹着,这个状态对我来说比讲故事更加感动。电影就是这么一个直观的艺术。就好像街上坐着一位老人,你从他的脸上就能读出故事来,何必讲那么多故事呢?不可否认,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故事传统的国家,中国人看了上千年的戏曲,但是电影不应该只有一种形态,有些导演,他的兴趣根本不在故事上,干嘛一定要用故事来衡量作品的好坏?有些导演的作品看上去不那么亲切,很多观众,包括媒体,却希望市场上只有他们熟悉的、亲切的电影,这会导致社会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鼓励试验的动力。 (责任编辑:小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