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斯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于世界影坛的杰出人物。在这个复杂的圈子里,他曾做过各种尝试:制片人、编剧、摄影、导演,甚至是演员。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仍旧是他在导演方面展露出的独特才华。从1986年被誉为“越战三部曲”之一的《野战排》开始,到1995年的影片《尼克松》为止,斯通拍摄了多部反映政治题材的作品,使得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他在处理战争、混乱与阴谋的特殊技巧上;但斯通本人却并不完全赞同这一点。 在他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戏剧艺术家,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刻划着各种挣扎于困境中的不同人生。
1946年9月15日,奥利弗·斯通出生在纽约。少年时期,他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的他,像多数电影人一样,受到了来自布努埃尔和戈达尔的影响与感染。青年时期的斯通,曾在耶鲁大学就读一年,而后他辍学搬到了越南居住,并在那里教了一年的英文。后来,他又去过墨西哥,有过一次很不愉快的经历。1967年,斯通像那个年代的许多青年人一样应征入伍,在越战中获得了荣誉与洗礼。
战争结束以后,斯通进入了纽约州立大学,跟随马丁·斯科西斯学习电影创作。作为一名学生,他在1970年的影片“Street Scenes 1970”中担当摄影师一职,迈出了走向电影圈的第一步。四年后,在“Seizure”里,他又出任了编剧和剪辑。这些难得的经验,都为斯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78年,他凭借《午夜快车》“Midnight Express”一片,赢得了毕生的第一个奖项“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1981年,斯通的导演处女作《手》“The Hand”问世;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又先后创作了三部影片的剧本。1986年可以算是斯通实现梦想的一年。随着《野战排》一片的上映,斯通的名字被世界影坛所熟知,他终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承认。不可否认地,《野战排》确实给斯通带来可辉煌,它不仅是当年全美票房的第三名,而且因为片中触及战争问题的新鲜视角,它也使斯通成了政治题材创作的佼佼者。
继《萨尔瓦多》(1986)、《华尔街》(1987)、《脱口秀》(1988)之后,斯通于1989年完成了“越战三部曲”的第二部《生于七月四日》。虽然像第一部《野战排》一样仍然受到好评,但是此时,他在战争历史特定方面的表达倾向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与批评。
在第三部曲之前,斯通做了风格截然不同的尝试,导演了两部影片《大门》“The Doors” 和《刺杀肯尼迪》“JFK”,反响只是平平而已。1993年,三部曲的终结篇《天与地》上映,尽管这一次斯通从一个越南妇女的眼中重新诠释了这场战争,但却没能重新赢得票房与称赞,观众开始对越战丧失了兴趣。1994年,斯通发行了他最收争议的电影《天生杀人狂》。这部意在嘲讽现代媒体如何变相地赞颂暴力、大众如何在不知觉中将杀人罪犯英雄化的影片因为对暴力的露骨刻画遭到了许多人的抨击。
1995年,斯通试图通过影片《尼克松》“Nixon” 恢复从前的成绩,但没有成功。此后,他沉寂了两年。直到1997年,他以《不准掉头》“U-Turn”一片重返影坛,除了票房上的小小回报以外,斯通没有获得更多的东西。1999年,斯通重执导筒,推出了由阿尔·帕西诺和卡梅隆·迪亚兹主演的最新作品《挑战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影片因其紧凑的结构、细致的刻画和深入幕后剖析商业体育的视角,在美国获得了相当的好评。同年,斯通因为酒后驾驶及携带大麻被逮捕,为他精彩的人生又添上了戏剧性的一笔。
(责任编辑:天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