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银幕伉俪的夫妻
今为情景喜剧高地上的对手
狭路相逢还是再度联手?
英达(英达新闻,英达说吧)称,《带着孩子结婚》的灵感源自于他主持的《夫妻剧场》,“整个作品没有离奇的情节,也不运用方言搞笑,不以客座明星增色,而是通过小剧场话剧的形式展示出来,以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引起观众的笑声与思考。 ”
不过,在主持《夫妻剧场》过程中,他发现许多对观众是属于精彩部分的内容,那些名人夫妻们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尤其是关于离异后的子女教育问题、再婚家庭后各自子女重新适应的问题等等。
不言而喻,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结过三次婚的英达,对家庭与婚姻、破裂与组合这些难以回避的严肃命题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尽管他自称“很害怕离婚”,但由他来探讨婚姻话题,似乎更具有资格。
一、
12年前,作为影视圈的一对模范夫妻,英达与宋丹丹(宋丹丹新闻,宋丹丹说吧)携手开创了中国的情景喜剧。刚从美国回来的英达,在研究了多年美国情景喜剧后,开始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移植。
一向以演小品著称的宋丹丹,恰恰正对观众总把她当成只能演小品而苦恼。英达的好友梁左以及英达的叔伯弟弟英壮被英达纠集一起,密谋了后来连他们自己都再难以逾越的《我爱我家》框架。
《我爱我家》的大获成功,除首先归功于发起人英达外,宋丹丹、梁左、英壮、杨立新、王小京、文兴宇以及后来介入的梁欢、英宁和萧峰等都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我爱我家》造成的悲剧是,从一开始就接近了顶峰,有点儿像唐诗宋词,以至于后人无法复制、更别提超越了。
经过12年的沉淀,至今也很难断定,以后的一系列情景喜剧没有达到《我爱我家》引起的热烈反响,究竟是不是由于英达与宋丹丹的离异,才在观众固有的心理上造成无形损失?抑或说曾为珠联璧合的这对荧屏伉俪,一旦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离开对方,都难以组配成最佳搭档呢?
二、
1997年初,劳燕分飞的宋丹丹远离了属于英达专利的情景喜剧,但她没有停息,而是在电影、贺岁片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当然,也回归了一度为自己所不齿的小品。或许是她的搭档缺乏英达的才华,或许她们在配合中不够默契,总之,除了与赵本山(赵本山新闻,赵本山说吧)、崔永元(崔永元新闻,崔永元说吧)在春节晚会合演的小品外,宋丹丹的表演才华都没能充分显示出来。
尚未成名就具有雄心的宋丹丹,当然不甘蹉跎。经过7年的岁月冲刷,2004年,她勇敢地重新站回情景喜剧的表演队列,这就是不久前刚刚播放完的100集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应该说,《家有儿女》挤进了北京电视台第四套的黄金时间,而且每天仅一集20分钟,细水长流地播放了三个月。然而,在真伪情景喜剧已经有些泛滥成灾的今天,《家有儿女》没有吸引到足够的眼球。
一部连续剧的成功或失败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比如剧本质量、导演能力;比如演员知名度;比如播放的时间段等,虽然再婚后的宋丹丹给外界的印象是成功与幸福的,但荧屏上的再婚母亲可没那么幸运,甚至并没有因为是宋丹丹饰演而赢得广泛评论、哪怕是尖刻的批评。
不过,克制的宋丹丹即使在媒体的追问下,也矜重地不愿将《家有儿女》与已经远去的《我爱我家》做比较。当然,更不肯与英达所有已经播出和正在播出的情景喜剧进行任何形式地类比。
三、
不知是命运的无意巧合,还是电视台有心安排,宋丹丹的《家有儿女》刚刚谢幕,英达的《带着孩子结婚》就在同一频道的同一时段开播了。(虽然从拍摄时间算,《带着孩子结婚》早在“一手抓非典,一手抓经济”时期开机的。)更有趣的是,先来的《家有儿女》与后到的《带着孩子结婚》在题材上都非常接近——再婚家庭、带着各自的子女。
同宋丹丹坚决否认“剧中是否有她的婚姻影射”相反,英达好像更乐意承认剧中在某种程度上有他的婚姻阴影。心理学毕业的英达吸取了前几部情景喜剧偏重人物对话的喜剧效果、忽视人物性格塑造的教训,在《带着孩子结婚》中,更注重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强化了对于婚姻家庭问题的探讨。
从开始策划,英达与梁欢、萧峰就强调不以某一地方的方言取胜,而是以大学生辩论般机智幽默的唇枪舌战和小剧场话剧般丝丝入扣的情节,重点刻画两个离婚又再婚的人特有的复杂心态。他们将要面临种种不可回避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恰恰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生活中所经常碰到的。
的确,带着孩子结婚以后所面临各种家庭纠纷,如:如何教育子女问题;如何对待双方父母问题;如何理解双方过去的曾经有过感情的问题;如何处理两人在家中的地位问题;如何尊重彼此的不同的生活习惯的问题等等,通过剧情和对话,揭示婚姻生活中的那些看似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浅显道理。
四、
自从宋丹丹走出“我家”,另一位喜剧明星蔡明(蔡明博客,蔡明新闻,蔡明说吧),就牢牢地占据了情景喜剧女一号的座椅。卸掉“马大姐”臃肿的外衣和花白的头套,蔡明恢复了年轻俏丽的原貌。无论是白色的西式婚纱,还是粉红的中式小袄,已经变成“刘小红”的蔡明,都是剧中绝对的主角,与更注重孩子教育的《家有儿女》不同,这里的孩子只是陪衬。
早在2003年就“已拍摄了523集情景喜剧”的蔡明是英氏情景喜剧的台柱子,她与英达联手缔造出《心理诊所》、《临时家庭》、《闲人马大姐》、和《党员马大姐》等一批作品,从情景喜剧的实践次数上衡量,她比仅有《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两次的宋丹丹要丰富得多了。当然,这算不上是宋丹丹的什么劣势,她的劣势在于,自己身后没有一个强大、成熟、日臻工业化的创作班子。
观众感兴趣的是,假如英达与宋丹丹不是现在的“狭路相逢”而是再度联手,还会不会再次掀起收视狂潮?让这组“黄金搭档”一起,迎接高收视率和情景喜剧的新时代。
五、
有IT业白领女士曾这样评价当今的情景喜剧:“那年冬天,网络的泡沫浮起,我被裁员了。在没有找到工作的那段日子,每天晚上18:00,准时收看英达的情景喜剧,他们陪伴我度过那段内心焦灼的日子。我至今依然感激。
“现在,除了这位号称中国情景喜剧之父拍摄的几部情景喜剧老少咸宜外,其他的情景喜剧作品看上去似乎都是模仿的,拙劣的伪喜剧,不能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就像名厨的独门秘诀,菜端出来,从外表看调料、配菜什么的都一样,一尝,味道就是不一样。”
随着时间推移,在中国,情景喜剧越发成熟。事实上,正如有的专家指出那样——新的情景喜剧在制作水平上已经远强于老的情景喜剧。遗憾的是,目前情景喜剧的市场上似乎只有英氏一家。没有竞争的环境,英达难免不产生独孤求败的感觉。
假如《家有儿女》继续拍摄后200集,《带着孩子结婚》半年后播完再陆续拍摄120集的话,在情景喜剧的高地上,英达与宋丹丹无疑将处于长期对峙状态,或许这场心照不宣的拉锯战,本身就是一部最有趣的情景喜剧!
《大地》 (2005年 第十二期) (责任编辑:微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