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拍伊始,《世贸中心》就毫不掩饰地冲着全世界的9·11情结而去:上映日选在8月11日、威尼斯的发布会选在9月1日,简直就是9和1这两个数字的排列组合。尽管煞费苦心,欧洲人却并不领情。
赶在9·11五周年前夕,8月30日至9月9日期间举行的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却俨然没有任何影响———威尼斯依然游客如织天高海清,无论是机场还是电影宫的安检,一切不过是例行公事。如果不是刻意提醒,没有人会去回忆五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一幕。
9·11?和意大利有关吗?
正值9·11五周年,再加上前段时间英国机场那场未遂恐怖事件,欧美对于飞机的恐慌回忆再度唤起。因此这趟威尼斯之行,晨报记者事先早已做好了步步安检的心理准备。
当地时间8月29日上午,记者经巴黎转机抵达威尼斯。威尼斯机场很小,记者下机后拿了托运行李,几分钟就已走到出口。意外的是,一路上畅通无阻,没有如临大敌的保安、没有安检口,甚至连工作人员都很少,同在巴黎转机时经历的两道安检关相比,威尼斯居然毫无戒备地向全世界开放。
从机场往市中心赶,水城一派风和日丽的平和景象,标志性建筑圣马可广场前的鸽子挤成一堆一堆地,只要游客不往自己身上踩,动都懒得动一下。这个城市日复一日地迎来送往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游客,对于陌生人的恐慌从来不曾存在过。
当天下午前往电影节主会场报到领证,此时电影宫门前的安检口尚未准备就绪。记者拉住电影节工作人员询问:“今天不用安检吗?”他一脸惊讶:“电影节不是明天才开始吗?”继续追问9·11,他更是惊讶:“9·11?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不敢看?美国人为何如此脆弱?
8月30日,电影节正式开幕,电影宫门前开放了两个安检口,分别有两名保安把守。不过,这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只要你把包打开让保安看一眼,他立刻挥挥手放人,前后不超过5秒钟。
8月30日19点15分,《世贸中心》在威尼斯的第一场媒体放映场准时开始。
《刺杀肯尼迪》、《尼克松》、《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奥利弗·斯通对战争与政治的反思从来不乏争议,于是他当提出要在银幕上再现世贸中心被炸的那一幕时,一直不愿揭开伤疤的美国人很不开心。该片早在三周前便已于美国上映,因此到场观看的大多为欧洲媒体,500人的放映厅上座率达到八成,没有交头接耳,大家都在期待斯通带来五年前那令人震撼的一幕场景。
“2001年9月11日”,字幕逐字敲出这个敏感的日期。影片从一个安静的早晨开始,警官约翰·迈克罗夫林上班后与同事们一起看到世贸中心被飞机摧毁的消息,于是与两名同事一起赶往现场救援。没想到悲剧突然发生———三人被倒塌的大楼压在了25英尺的地下,其中一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开枪自尽,约翰则与同伴威尔共勉,在差点闭上双眼的那一刻终于等到了退伍士兵肯纳斯的救援。与此同时,灾难面前的纽约人突破了种族界限拥抱在了一起,死里逃生的消防警察成了城市英雄,一部典型的主旋律影片就此诞生。
面对这样一部希望以情动人的电影,不但观影过程中没有啜泣声,甚至有两处画面还让欧洲人笑了出来。第一处是威尔濒临死亡时见到了头戴荆棘的耶稣向自己走来;另一处则是影片结束时打出的字幕
“不久,肯纳斯踏上了伊拉克,实施起他的复仇”。影片结束后,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欧洲同行,所有人均对斯通的这部新片感到失望:“很难令人喜欢。这与他以前的作品风格相差太大了,难以想象这居然会是奥利弗·斯通的作品。更想不通的是,这么一部四平八稳的影片,美国人怎么会因担心重揭伤疤而不敢看?他们就这么脆弱吗?”
继续9·11?我们实在难共鸣!
除了开幕片《黑色大丽花》,9月1日的《世贸中心》发布会是人气最高的一场。
上一场发布会还未结束,陆续进场的记者便开始提早来“占位子”,坐不下了,就站在两旁静侯,以至于前一场发布会的主角退场后,大家连屁股都没挪一下。
导演奥利弗·斯通、《世贸中心》的两位原型及其妻子进场,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唇枪舌剑,令这场辩论赛的气氛升级到沸点———感觉上当受骗的欧洲人在《世贸中心》发布会上集体将不够反思、太普通等尖锐批评统统向斯通“招呼”过去。
一名意大利记者首先发难:“也许因为我们不是美国人,所以我们实在想不通您为什么会拍出这么普通的一部电影。无论是场景、桥段,还是台词,简直太普通了。”
“既然你说你要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为什么影片最后要提到复仇?”;“影片投资花了6300万,但在美国首周票房也就1901万,成绩并不理想,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放弃了您对战争一贯的反思风格?当年我看《天生杀人狂》、《生于七月四日》时可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没有一个人站在斯通一边。
斯通一边回避过于尖锐的问题,一边反复阐述“我们需要每一个人”的观点。终于,他被问烦了,当有记者问他将继续拍摄一部9·11题材的传闻是否属实时,为免提早被“炮轰”,奥利弗·斯通干脆选择了———拒绝回答。
(责任编辑: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