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布拉克海默:
从影25年,作品的票房累计收入超过60亿美元;电视业的新手但不到十年就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制片人;今天娱乐业唯一一个完全靠制片名扬四方的纯粹的制片人;名字家喻户晓,以至于在911时媒体打出这样的标题:“美国人的生活变成了杰里·布拉克海默的电影”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电影的品牌是米高梅、环球、福克斯等几大制片公司;此后随着大制片厂制度瓦解和作者电影时代到来,“导演核心制”被认为是普遍模式。 事实上,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以大卫·塞尔斯克(《飘》的制片人)为首的一批王牌制片人就以“制片人核心制”的模式活跃在好莱坞,在该模式中制片人(而不是导演)是电影的真正作者。但制片人的黄金时代很快过去,直到80年代杰里·布拉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和Don Simpson这对黄金搭档制片人横空出世,才再次引领起由制片人全权掌印的潮流。
商业大片的代名词
从当年脍炙人口的《壮志凌云》到如今的票房冠军《加勒比海盗》,布拉克海默早已成为商业大片的代名词。好莱坞商业大片并非从布拉克海默开始,而是斯皮尔伯格在1975年创造的票房奇迹《大白鲨》(Jaws),但布拉克海默和他的搭档Simpson完善了商业大片的定义。
布拉克海默和Simpson很快成为“高概念”大片(“高概念”大片:一部电影要想获得商业成功,必须讲一个简单、直接、易懂的故事,在大片模式下,直接与主流思想挂钩的故事、全明星阵容和精心打造的电影配乐,确保了商业成功,降低了投资风险)的忠实信徒,《贝弗里警察》(1984年)和《壮志凌云》(1986年)等一系列影片将大片做到了极致。这些作品定义了20年来好莱坞商业大片的主要元素:紧跟MTV时代脉搏,连续不断的音乐时刻伴随丰富而紧张的画面;人为制造的特效成为影像主题,每部影片都是视觉盛宴;让所有观众(包括制片厂老总)在30秒内迅速掌握故事情节;卖点永远是视觉、特效和音乐;确保从18岁到40岁的观众都从电影院满意而归。一系列影片的成功让布拉克海默和Simpson成为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的代言人。
布拉克海默的真正辉煌是从与Don
Simpson的合作开始的,两人的互补使他们成了黄金搭档。但毒品摧毁了Simpson的生活,也摧毁了两人的完美合作。从80年代中期开始,布拉克海默不得不独挡一面。Simpson去世后,布拉克海默于1997年将公司更名为“杰里·布拉克海默电影”。他独自证明了自己王牌制片人的地位,并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十年。
迪斯尼投资《加勒比海盗》系列时抱有厚望,所以找来了布拉克海默,因为“杰里能把一个好主意变成一个伟大的主意”。《加勒比海盗》第一集的本土票房达3亿美元,海外票房超过3.5亿美元。第二集的成功出炉和紧随其后的第三集,似乎预示着《海盗》系列将超越《贝弗里山警察》和《坏男孩》,成为布拉克海默最成功的电影系列。
玩转“小荧屏”
作为好莱坞大片之王,布拉克海默进军电视时间不长。开始时他只是小试牛刀,将自己的几个成功影片改编成电视版。受一些电视大亨启发,布拉克海默决定以“大手笔”进军“小银幕”——以电影的制作班底和规模做电视,每周给观众带来一部微型电影,“重拳出击”让他在电视圈里蹿红。如今,布拉克海默在电视圈的知名度与他在票房榜上的位置相同。
2005年秋季,有10部他担任制片的系列剧在电视上同时播放,创下了单个制片人的电视在播纪录。他的电影化风格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电视业,黄金时段电视节目的整体模样都发生了改变,观众对电视剧有了电影一样的期待——这一切始于布拉克海默2001年制作的电视连续剧CSI。侦破剧CSI的成功被看作是天时地利的结果,华纳电视公司总裁Roth说,911之后的美国人需要惩恶扬善的英雄形象来稳固摇摇欲坠的价值观,而布拉克海默在这一刻带着CSI出现了。
布拉克海默并非从未失误过,接连几个收视不佳的电视剧给他带来很大压力。今年,他寄希望于新剧《close to home》,
同时还会尝试情景喜剧。
布拉克海默在电视上的成功激发了越来越多电影人加入这个行业。华纳电视总裁Roth说,从未有这么多电影人进军电视,
正是布拉克海默让电视“显得比以前更酷也更容易接受”。
“他也许是最深谙观众口味的人”
布拉克海默也许是最深谙观众口味的人。迪斯尼的Nina
Jacobson评价说:“观众走进电影院到底想看什么,没人比布拉克海默更清楚。”这位大制片人很少参加圈里的电影展映,却经常光顾一些小影院,观察观众对电影的反应。
(责任编辑:小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