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30日专电(记者白瀛)由去年颇受好评的国产电影《我们俩》改编的同名京剧,29日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演出,成为近年来我国传统戏曲和现代艺术结合的又一次尝试。
电影《我们俩》讲述的是四合院中一个孤寡老太太和闯进她生活的女大学生房客从相互排斥到难分难舍的故事,去年曾接连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多个奖项。京剧《我们俩》基本将电影中的故事完整地搬上舞台,并以京剧的程式和唱腔表现。编剧兼导演穆德说,这是将电影的记录性和戏曲歌舞化表现性相结合的一次探索。
事实上,艺术家们多年来不断地在尝试将传统戏曲和现代艺术相结合,探索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之路,如上世纪80年代由白先勇编剧、黄以功导演的《游园惊梦》就是将京剧、昆曲、电影等艺术样式融入话剧舞台。而《我们俩》的上演使得这种尝试又一次引来人们的关注。
京剧《我们俩》中唱段并不多,所有念白采用普通话,动作和布景兼具写意和写实风格,因此很难说是一场具有话剧色彩的京剧还是融入京剧元素的话剧。而舞台上的喜剧色彩也和电影中的感人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采访了解到,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探索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褒贬不一。台湾作家白先勇近年来还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演员平均年龄仅25岁,并配以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和追光灯等现代舞台技术,自2004年4月以来先后在台湾、香港、苏州、杭州、北京和上海陆续上演,在各地年轻人中引起昆曲热。
“中国传统戏曲完成现代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只要不断探索就有价值。”知名戏剧评论家、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克欢说。(完)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