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巩俐主演的电影《迈阿密风云》上周在德国举行了首映式,该片导演迈克尔·曼携巩俐及两名男主角科林·法雷尔、杰米·福克斯亮相在德国媒体面前。在接受采访时,现年40岁的巩俐畅谈了她在出演《迈阿密风云》过程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感受。
拍摄时导演带来的压力很大
《迈阿密风云》的导演迈克尔·曼以严厉著称,有演员曾称迈克尔·曼很具“攻击性”。对此巩俐说,在拍摄中她确实从导演迈克尔·曼那里感受到很大压力,就好像自己体内蕴藏着很多果汁,“而他(迈克尔·曼)就压啊,压啊,直到把最后一滴果汁压出为止。 ”巩俐还说,迈克尔·曼的风格很接近她自己的想法,他每次拍摄前,总会给出明确的指示,这些指示很严格。她表示,“实际上我很喜欢这种导演风格,喜欢导演明确地说出他要我干什么和怎样干。双方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彼此补充,各有所得。”
接到邀请时有些惊讶
巩俐还透露,当她接到迈克尔·曼的邀请时,确实有点惊讶。“当然,我的出发点是,他把我看作是一个好演员,认为我有扮演这个角色的经验。我自然也有些好奇,为什么他偏偏挑选一个来自北京的女演员。当我仔细读了剧本之后,我明白这个女贩毒者有确
定的背景,而且这些背景又明确地指向迈阿密的华人社团,因此导演考虑到我也是有道理的。”
全面解读角色是最大困难
巩俐表示,她在扮演伊萨贝拉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要理解她来自何处,如何成长起来”。巩俐进一步解释说,“从外表上看来,伊萨贝拉很严厉,因为她在迈阿密犯罪阶层中很活跃,已经成为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企业家,对每件事都很认真,都给出指示,不给别人讨论的余地。但是,在这个外壳之下却隐藏着另外一面:她也有感情,也感到孤独,早年失去母亲给她带来深深的痛苦。”
巩俐透露,在演出时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伊萨贝拉的这两面融合起来。令人惊奇的是,巩俐承认伊萨贝拉“与我自己的个性有惊人的相像之处。我有时候也很冷,使人不好接近。我也和伊萨贝拉一样,很早就学会如何治疗自己的创伤。当我看清了角色的这一面,演出就容易了”。
语言不是障碍
当记者问道,“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演出困难吗?尤其是演激情戏时进行交流有困难吗?”巩俐回答说,“在拍摄与科林·法雷尔的爱情镜头时,根本没有困难。因为,除了语言方式,还有另外的交流途径。而且我现在英文也说得足够好。另外,科林·法雷尔很善解人意,在与我说话时,总是会慢一些,简单一些。”有德国记者问
道,“您对于与法雷尔的罗曼蒂克的感受如何?毕竟他比您年轻……”对此,巩俐的回答是,“我本来就不认为爱情与年龄有多大关系。”人们注意到,巩俐在回答中提到科林·法雷尔时,均使用他的全名。
很爱向外人显示感情
德国记者说,“您这个角色使人又想到一种说法,即亚洲人不愿意向外人显示感情。”巩俐说:“这个说法至少对我不成立。如果我高兴,别人会看出来;我不高兴,也能看出来。但是这种说法对一些日本人是对的。他们总是很客气,说‘哈伊,哈伊,哈伊’(‘是,是,是’),即使他们根本不同意对方。在商业会谈时,每个人都笑容满面,但在会议结束后,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与此相反,我们中国人的脸是能简单正确地看出来的(笑)。”
喜欢扮演多重性格的人物
电影《迈阿密风云》中的伊萨贝拉是个反面人物,巩俐在《艺伎回忆录》和《汉尼拔前传》中扮演的角色也都是反面人物,因此有德国记者问道,“这种人物如何吸引你的?导演又看出你的哪些品质适合演这些人物?”对此,巩俐的回答是:“其实,很多导演在邀请我扮演某一人物时,都说‘这个角色完全适合你’,我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但是我很喜欢扮演不是单一性格的人物,将这些多重性融入我的演出中,是演出中最紧张的事情。”
最近巩俐大都在国外拍摄电影,因此采访中记者也问道,“在中国缺少这样的角色吗?”巩俐回答说,“在中国确实很难找这样的角色,但是,我最近在张艺谋导演之下拍摄了一部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我扮演了一个性格复杂的、确实也不能被称作好人的人物。” (责任编辑:小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