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昨天晚上在西安人民剧院拉开帷幕,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向全国观众进行了现场直播,整个开幕式演出的气氛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
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进行现场直播的戏曲节目名为《千年等一回——黄土地原生态艺术绝响品鉴会》,其中很多剧种穿越了历史长河两千年之久,这些不经雕琢、原汁原味的黄土地原生态艺术震撼了所有的观众,让人们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两千年前那硝烟弥漫的场景。我们看到的所有剧种都属于我国四大声腔体系之一秦腔的支脉,两千年的苦难岁月,两千年的历史沉积,凝聚成了不同表现形式的多个地方戏曲剧种,这些戏曲形式不是艺术,而是秦人千百年的生活。
这么多来自远古的戏曲剧种是那么原始,那么的朴素,这些影响不大的地方小剧种,凝聚成一个庞大的声腔体系,这就是被后人称做中国戏曲鼻祖的秦腔。如果有人还在怀疑秦腔的形成年代,看了这场演出,或许你不再怀疑,仅仅是或许。
中央电视台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整个演出过程都很激动,看到这么多原生态的珍贵剧种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况,他什么都想学下来,然而却做不到。他不止一次的穿梭在民间艺术家之间,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看到形成于两千年前的合阳线戏的精彩演出完后,民间艺人准备下场,白燕升迫不及待的赶上舞台,拦住线戏艺人,希望能学个一招半势,可惜那有这么容易,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对于电视机前的绝大多数观众来说,汉调二黄这个名称也是第一次听说,更不要说什么了解,然而这就是现在有国剧之称的京剧二黄声腔的母体,汉调二黄是秦腔在陕西南部的分支,汉调二黄继续沿长江南下,形成徽剧、汉剧,这些乱了辈份的子子孙孙,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京给乾隆帝弘历祝寿,后来京剧有了1790年诞生的借口,好大喜功者还打算在1990年搞个京剧形成200周年纪念活动。
其实何必如此,我们把京剧的时间可以再往前推推:乾隆三十九年(1774)
秦腔名旦魏长生就随班经山西到北京演出,“山陕梆子”就在北京留下了戏曲的影子,是不是这个时候形成京剧也顺理成章呢?乾隆四十四年(1779)
魏长生再度进京,以他惊人的技艺,使秦腔在北京的舞台上称盛一时。京腔、昆腔等忽然受到观众的冷落,艺人难以生存,纷纷改唱秦腔,北京城中形成了秦腔一枝独秀的局面。京剧的另一个必须的声腔“西皮”也就扎下根了,这样说来,秦腔是京剧西皮的直接母体,而秦腔却是京剧二黄的“姥姥”,年轻的京剧的身世尚且这样的难以确定,对于秦腔这个穿越历史长河两千年之久的伟大剧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研究呢?
在此,诚恳的拜托各位全国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如果不懂秦腔千万不要说自己是戏曲专家,也拜托大家,如果一个剧种形成不到一千年,千万不要说自己“古老”,更不可妄称什么“戏曲之祖”,因为两千年之后秦腔还苟延残喘的活着......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