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岭传》在北京公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艺术家生前一个遗愿的实现。那是2003年底,陈颙在同剧作家卫中合作,将《立秋》推上山西省话剧院排演的案头工作时,特意请卫中给承德话剧团写戏。说起这个话剧团,她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一方面是她在这里排过《帘卷西风》,同这里的上上下下共同经历过一段艺术创造者之间的磨砺,有着一种深厚的情谊。另一方面,这个剧团是在硝烟里诞生的,经历过战火的锤炼,而她本人是从战地文工团踏上的新的艺术征程,她对“山庄戏剧”有着一种本能的理解和追寻。《立秋》公演前夕,陈颙不幸倒在了排演场,而她的遗愿却久久地留存在朋友们的心上。关于话剧命运的讨论,那一年非常激烈,陈颙是以“我不想说些什么,只想做些什么”来面对当时的话剧现状。《立秋》后期的舞台合成,是由她的学生查明哲以续排导演完成了她的遗愿。为“承话”写戏,就成了天津剧作家卫中的一桩心事。带着陈的嘱托,他去了河北兴隆农村。
这里是当年话剧《青松岭》的原生地,老百姓还记得《青松岭》里的万山大叔。这里正在营造着农村的生态文明,而往事的痕迹又时不时地在农民心中存留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卫中的一位亲人匆匆离世,老人在弥留之际,有那么多放心不下的人,放心不下的事。如果说剧作从来就是剧作家铭记自我的空间,那么,陈颙的嘱托,农民存留在记忆中的往事,以及一位离世老人的心绪,如同“行魂”,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戏剧“种子”在剧作者心灵的土域上蒙生着……
戏剧不可能,也似乎不该在自己有限的篇幅里,给人特别是给农民指出什么道路,讲出什么道理。如果说《棋盘岭传》“是一部为现时农民立传的戏”,那么“传”立在那里呢?是“指路”的传,还是“心路”的传,似乎成了剧作的立意选择。我以为这出戏是通过舞台这个独有空间,给了农民一次有限的心态投影,是把“传”立在了农民的心灵境界上。那些发生在舞台上的真实故事,一桩桩一件件都引发出农民那些极其朴实的心灵颤动。板凳娘是在一条板凳上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又以难产在板凳上离开了人间,“板凳”是一个生命符号,贯穿于整个戏的全过程。在闹饥荒的年月,为撑住村里的形象,把白馍发给村民,伪造了一个有粮的假象,一种无言的苦酸,留下的是心的颤动。毁林造田,带来的是贫困,而承包山地,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却又面临着破山开矿再次毁林的结局。青山在那里,生存在那里,由此构成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起伏,让人强烈地意识到农民是在艰难的蜕变中进入到一个新的生存境域,传统的农民正在蜕变着,一场悲壮的磨砺,兴许这正是当今农民正在写着的一部壮史。一缕游魂在山间回荡,板凳爹在呼号中坐着板凳到天边去找板凳娘……一个农民心灵的轨迹,那悲壮的瞬间,多少浸透着农民生存的深层结晶,那就是“阳光下的苍凉”。
“阳光下的苍凉”是这出戏的导演王延松在阐述导演构思时,让我久久思忖着的一句话,一个“行魂”倾注了乡土的嬗变,乡情的骚动,《棋盘岭传》正是从心灵深处表述着最朴实的心态,那就是农民最能体验土地与生命;农民最能等待,因为绿色永驻在他们的命运中;农民最能忍耐,忍耐是农民生存的本能。
导演王延松同全体演职人员同样去了兴隆农村,在哪里生活,在哪里寻找舞台形象的生活形态。农民依然是以以往的坦诚,书写着《棋盘岭传》的现时,正像送丧的人们,不是以哀曲送走板凳爹的亡灵,而是以一首众人都熟悉的歌曲《小草》,传达着让人感到奇妙的心情。据说,这是来自生活真实的一个细节,把草根文化的含义融化到“小草”的律动中,舞台的文化气息,是对以往认知的农村题材,作了一次不一般的解读。(来自《文艺报》)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