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由剧作家卫中编剧、著名导演王延松执导、承德话剧团演出的《棋盘岭传》在首都剧场成功举行进京首场演出。它以质朴大气的艺术风格、感性生活的表达方式、厚重尖锐的现实思考,展现出了话剧艺术的动人魅力,折服了观众。
三十多年前,承德话剧团曾以《青松岭》一剧享誉大江南北;今天,他们又秉承先辈关注和反映现实的艺术创作传统,以锐利的目光、非凡的勇气和真诚的情感,推出了表现当代农民命运和农村半个世纪变迁的《棋盘岭传》,表达了他们对农村、农民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思考,表现出了艺术家们可贵的艺术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棋盘岭传》无论从主题思考、挖掘的深度还是导演对演出风格的独特把握上,都是一部引人思考、令人回味的优秀剧目,与《青松岭》堪称承德话剧团的艺术“双峰”。
思考深刻,表达简约,是这部话剧给人的突出印象。人们会为他们思考的深刻而震撼,为他们表达的简约而折服。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问题其实就是中国问题,八亿农民的命运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的命运。但曾几何时,八亿农民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社会浪潮,他们以本能做出自己的反应,但却根本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辛勤耕耘着土地,却要忍受饥饿的痛苦;他们认真播种着希望,却要承受他人欲望的侵蚀;他们如生命般珍视和经营自己的家园——土地,却无法抵御城市化的诱惑……然而,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曾放弃向往幸福、分享快乐、播种希望,在“忍耐中等待改变”。创作者们正是抓住并艺术再现了农民这种生活状态,使剧作成为一部“为农民代言”的话剧,吟唱了一首“灵魂的歌哭”。
然而,剧作的表达又是简约的,很多地方可以以一当十。简约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只有对所表现的对象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以简洁的手段表现事物的本质。首先,剧作的结构巧妙而灵动。以一个对故乡和亲人难以割舍的灵魂的视角,展现几十年农村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表现这变迁中人们灵魂和情感的变化,时空转换自由灵活。情节、事件设置简洁而又具典型性,一筐白馒头、一只鞋、一条板凳便穿起了整个故事。在舞台上,几棵秃树、一条斜坡路、几块裸露的石头,以及从头到尾几乎不换的与石头几乎一色的服装……甚至一个人不下场就转饰五个角色、一顶帽子就可以区分人与魂……等等,虚与实的巧妙结合、写实与写意的和谐转换,使整个舞台充满了灵动的艺术魅力。
最突出表现在结尾处,空空的舞台上没有一个人,只在那长长的山坡路的尽头,有姜宝山的灵魂随意抛掷的一只鞋和一条板凳。导演将之特写,给人以更深的情感震撼和悠长思考。这鞋和板凳就是主人公姜宝山几十年人生的全部,也象征和寓意了农民世世代代的向往和追求。那只鞋里装着姜宝山承包荒山的地契,是他二十年的希望和汗水,也象征着姜宝山们世代追求的富裕丰盈物质生活;而那条板凳,则是姜宝山爱情生活的寄托,象征着他们对美好幸福的精神生活的向征和依恋。
曹禺先生曾说,戏剧结束了,人散了,我甚至喜欢那空荡荡的舞台。是的,那魅力无穷的舞台、那余韵悠长的舞台多么令人眷恋,棋盘岭的人们是多么令人牵肠挂肚,念念不忘。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