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满头乱发、脸上全是油污、穿得破烂不堪,记者问他是否不太习惯这个形象,可他一摆手,“哪儿能不习惯啊,我以前就是这样的。”不能忘本,本山谨记在心。
虽然不是第一次拍电影,可这次一定是赵本山最辛苦的一次。除了要琢磨演技,每天还要背着个大活人走路。他说:“头几天我这身体啊,还真吃不消,加上感觉缺氧,人很不舒服。不过,这几天适应多了。”才说两句,导演张杨又招呼他过去拍一条尼桑车经过他们身边的戏。 原来,刚才车开得太安静,他回头跟司机说话说晚了。这一次重新来过,赵本山背着“尸体”走在前面,尼桑车从他们身后驶过来,听到车声,累得精疲力竭的他回头伸手拦车,结果被拒,尼桑车无情地加速开走。老赵还不死心地回头张望了一下,看还有没有车开来,但路上恢复了宁静(宁静新闻,宁静说吧)。
戏一结束,“尸体”立即体谅地从老赵背后跳下来。经打听,记者得知,这“尸体”其实是剧组到云南当地拍戏后征用的一个司机,每天给他化妆也得花40分钟。张杨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倒没有免了他的司机职责。所以,不拍戏时,他还负责开车,在记者探班现场,他还会主动维持秩序。而前面入戏的那辆尼桑,就是平时赵本山的座驾。
傍晚把公路戏拍完后,晚上剧组又接着拍“发廊戏”。这一段是讲“民工”赵本山想为“尸体”化妆,便来到小发廊,当他说出要求时,“发廊妹”(张迪饰)以为他在开玩笑,便信口说看看“尸体”。赵本山却信以为真,当他放下“尸体”时,胆小的“发廊妹”被吓得花容失色。
张迪说,赵本山经常给她说戏,帮她改正拍戏的一些误区。导演张杨也告诉记者,赵本山这次的表演相当出彩,不但没有小品的痕迹,而且几乎每场戏都会有即兴发挥,自己设计的一些小动作非常到位。
(袁媛)
(责任编辑:宋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