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易卜生” 九月举行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文化部外联局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易卜生”将于九月在北京开幕。
国际戏剧季如约而来
关注中国戏剧的人士不会忘记两年前的第一届国际戏剧季,也是在北京的九月,也是为纪念俄国伟大文学家契诃夫逝世百周年,国际戏剧季以“永远的契诃夫”为主题名,集合了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和中国最优秀的戏剧家,让观众欣赏到了五部风格迥异的契诃夫作品,充分感受到了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像以色列卡美尔剧院的《安魂曲》这样的诗意话剧,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给戏剧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届戏剧季的完美亮相,让观众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享受,促进了中外戏剧的交流,激发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并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更多戏剧团体的关注和参与意识。可以说,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已在国内外戏剧界和观众的心目中成为了中外戏剧文化交流的品牌。有了上一届的成功,第二届国际戏剧季将按期举行,继续遵循国际化、制度化、多元化的引导性原则,采取弘扬与吸收并重,民族与国际并重,主流与实验并重,创作与经营并重的组织思路,组织世界一流戏剧院团来展示和交流戏剧成果,在力推经典剧目的前提下,追求多元、包容、实验的创作风格,实现“纯粹的戏剧精神,真实的舞台魅力”。
向现代戏剧之父致敬
易卜生的戏剧是现代话剧的罗马:条条道路通往它——也发源于它。
—— 瑞典著名戏剧家马丁·拉曼
本届戏剧季将继续向戏剧大师致敬。2006年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逝世100周年。这位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改变了从古希腊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传统,确立了正剧这种现代话剧形式,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遗产。他的剧作既有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社会现实的社会问题剧,又有直指人心深处、探讨个人意志与人生价值的思想剧,尖锐性和深刻性都达到了戏剧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一百年来,他的戏剧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减退,反而越来越有光彩。全世界都在重新阅读他的不朽剧作,艺术家们对他的剧作一直在进行着多元的阐释和多层面的意义建构,一次又一次地发掘着他作品的价值。当今时代,他的作品更是催生了许多的现代戏剧种类,五花八门的流派都宣称他是本门派的“开创者”,因此,易卜生又是世界上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它从另一面证明了易卜生的作品有着不朽的生命力。如同他自己所说:我的著作属于未来。
易卜生一生创作了26个剧本和许多诗篇,重要剧作有《布兰德》、《培尔•金特》、《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建筑师》等。
易卜生国际年
在易卜生逝世百年之际,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展开了4000多种纪念活动,包括戏剧演出、电影、音乐会、展览、研讨会、书籍、易卜生艺术节等多种形式。据说每天在世界的某个地方都有他的戏剧在上演。10月将在埃及古金字塔前上演的《培尔•金特》号称长达5小时。其它的演出形式包括RAP版、斯瓦希里语版、伊朗版,以及中国京剧和越剧版的易卜生作品。全球对一个人的共同纪念不仅是易卜生价值的体现,也是全球化日益普及深入的大环境下文化多元性的充分展现。
易卜生与中国的特殊缘分
在全球的易卜生热中,此次在北京举办的戏剧季又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因为易卜生与中国戏剧有着特殊的缘分。中国话剧即将迎来百岁生日,回顾历史,可以说,是易卜生催生了中国话剧。他的作品在中国戏剧刚刚诞生时期直接启迪并引领了一批中国的话剧先驱,从欧阳予倩、洪深,到田汉、曹禺无一不想成为“中国的易卜生”。他的作品成为当时中国戏剧人最主要的创作资源。而且通过戏剧,易卜生直接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继承,融入了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两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鲁迅和胡适,最先介绍和评论了易卜生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娜拉成为了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的代名词,成为了新女性运动的榜样。易卜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灵魂。近一百年来,中国的舞台不时有他的作品上演,从《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到《培尔•金特》,中国的艺术家和观众都在不断地认识和接近易卜生。此次戏剧季将展现世界优秀艺术家对他作品的最新诠释,强大的演出阵容,多风格的演出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定会使中国人对戏剧大师有新的更为全面的认识。
六台经典剧目与国际化大合作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戏剧季安排了6部戏剧作品与观众见面。其中5部是易卜生的原著,另1部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著名女作家耶利内克从易卜生作品中衍生出来的新作。
双语演出的《玩偶之家》(中国国家话剧院)
这出扛鼎之作由国话著名导演吴晓江执导,他将120年前的故事改换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挪威姑娘远嫁中国,努力融入中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最后她还是离开了她曾努力维系的家庭。娜拉由特邀的挪威王国国家戏剧院著名女演员AGNETE扮演,娜拉的丈夫海尔茂由国话著名演员李建义扮演,著名演员韩童生等也将有精彩演出。该剧还特邀了专业京剧和民乐演员参与演出,挪威国家戏剧院院长出任艺术顾问。全剧将以英语和汉语双语演出。想象一下,丈夫说汉语,妻子说英语,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冲击?!
两出《群鬼》各演各的
当年《玩偶之家》首演之后,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共同的疑问就如鲁迅那个著名的问题:娜拉出走以后会怎样?堕落还是回归?《群鬼》是易卜生试图回答其中一种可能的作品,这出戏也因此成为与《玩偶之家》并列的名剧而反复为世界搬演。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学子就排演出过《群鬼》。此次戏剧季将有两出《群鬼》登台,一出来自易卜生的祖国,是由挪威POS剧团演出的《群鬼探戈》。另一出《群鬼》则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出品,两台各自不同的《群鬼》风格鲜明,体现的是易卜生作品的戏剧精神,反映的则是易卜生作品无限演绎的可能性。
作为代表部队话剧最高水平的剧团,总政话剧团这次是建团五十多年以来首次演出国外剧目,出人意料,也更让人期待。剧中的人物是孤独的,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被束缚在传统的铁锁之中。在被连绵细雨笼罩的所谓“正派人家”的客厅中,一场暗藏着情感波折的对话徐徐展开。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姜命夏导演的该剧力求在视觉形象的魅力上下功夫,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物化到戏剧舞台上。
POS剧团建立于2001年,创作了众多具有神奇视觉效果的舞台作品。它的《群鬼探戈》请来了阿根廷最负盛名的探戈大师编舞,在话剧基础上非常自然地融入了精彩的探戈舞蹈,所表现出的冷峻的哲学意味,似乎要比语言更加深邃和多意。全剧融合了富有变幻色彩的灯光、影像和多媒体动画,将新生代导演的创想、简洁的舞美设计、魅惑冷酷的探戈舞蹈、热烈而不失冷静的音乐、摇曳流畅的多媒体影像同经典名著完美地结合在一个全新的戏剧体系中,营造出一种魔幻迷离的风格,自2005年首演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男主演帕布罗•贝隆则继主演电影《探戈课》之后再次以迷人的舞台形象和精妙的舞姿而让人倾倒。
《建筑大师》——易卜生晚年自传体作品的中国首演
易卜生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建造者,把自己的戏剧比作建筑作品。易卜生的妻子曾说:“在索尔尼斯(《建筑大师》主角)身上,所有东西都是易卜生的。” 《建筑大师》是易卜生在自己生命走向终点时创作的一部引起极多争议的自传体作品,是一部大师颠覆自我的大作,易卜生由此从社会问题剧向象征主义风格转型,当年在欧洲首演时便被认为“没有人能够解开这出戏的谜团”。一百多年后,《建筑大师》第一次被搬上中国舞台,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不同于我们传统想象的易卜生形象。该剧由林兆华导演,濮存昕、陶虹(陶虹新闻,陶虹说吧)主演。功成名就的建筑大师在垂暮之年已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美丽的少女能否唤回他的理想和欲望,如何让他为之完全改变、直至迈出走上终极顶峰的最后一步,在这谜一样的舞台历程中如何表现易卜生笔下的诗意,是三位艺术家要共同演绎的课题。
独角戏《培尔·金特》
由挪威国家戏剧院著名女演员AGNETE独挑大梁的《培尔•金特》,将让观众欣赏到演员独具魅力的表演能力。
无法言说、无法预测的作品——《娜拉离开丈夫以后或社会支柱》
唯一一部的非易卜生作品而又与他有关的作品《娜拉离开丈夫以后或社会支柱》,出自当今一位极有争议的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主、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耶利内克一向以其不妥协的风格和大胆的性描写而特立独行。也正因为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和对社会愤怒的批判精神,她才会在易卜生之后100年后回答,或者说是续写《玩偶之家》,并把易卜生的另一名作《社会支柱》糅合进来,使其更为深刻丰富。在耶利内克的笔下,娜拉是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她出走之后,经过了几个男人,甚至有妓院卖身的经历,从性欲发泄工具变为追求商业利益的工具,但最后,她又回到了原来丈夫身边。既堕落了,又回归了,过得还不错,这可能鲁迅先生所没想到的。耶利内克的剧本写得巧妙,欲望,爱情,梦想,性虐待,欺骗,始乱终弃,阶级斗争,“第一桶金”的肮脏,富豪与政客的勾心斗角,资本家对利益的疯狂攫取,对大众的玩弄,谋杀,所有这些极富力度的元素都在耶利内克笔下非常冷静地一一呈现,但又充满了极其强烈的戏剧冲突,让人目眩神迷。该剧在1979年10月首演,引起了极大轰动。耶利内克的另一部作品《钢琴教师》改编成了电影,中国观众不会陌生。此次上演该剧的是美国美德剧院。该剧院前身是在柏林的德国海外剧院,1996年进军美国纽约,成立美德剧院,上演了一系列获得好评的剧作。为了参加本届戏剧季,他们将专门来京,实现美、德、中、奥的国际联合制作,为戏剧季奉献全新大戏。全剧的制作将从8月开始,在此之前我们只能拭目以待,而无法预测这样一出国际合作的剧目将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冲击。
戏剧季其它活动
除了演出外,戏剧季期间还将举办大学生戏剧社和其它独立制作的易卜生戏剧作外围演出。戏剧季也非常重视与业内和观众的交流。每出剧目的首演之后都将举办演后谈。戏剧季期间还将举办国际戏剧研讨会和一系列工作坊。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易卜生与莎士比亚不同,他的作品一直从现实中挖掘素材,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文明世界之下芸芸众生的迷惘和痛苦。世界的真相,不仅仅在金碧辉煌的宫廷中或血流成河的战场上,不只是一种宏大的叙事,更多的是在寻常生活中,是介于喜剧和悲剧间的正剧。所以易卜生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历史时代,也不局限于关注社会问题。只有阅读过易卜生,才会了解他的东西多么有意思。他的作品蕴藏着不同层次的含义,可以代表不同的象征意味,任何一个时代读他都会有新的视角、新的领悟;易卜生的作品也会令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而关注现实,关注当下,以艺术的手法再现生活,集中体现当代人的情感,实现艺术价值,正是国际戏剧季的追求。经过两届的运营,戏剧季逐步成熟,将坚持自己的风格,实现中国国际戏剧交流第一品牌的目标。
九月,首都的观众将会再一次地感受到戏剧的力量,并度过一个心弛神迷的秋日。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