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看过之前本报报道的好人丛飞逝世消息的读者都会为丛飞的精神所感动,为那张孩子为年轻母亲拭去泪水的照片所动容。在丛飞逝世之后,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他,而以其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好人丛飞》是让人最为受关注关注的,田壮壮出任艺术总监。 记者获悉,该片已经于19日杀青,主演高峰昨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放弃形似要神似
出演丛飞这样一个角色,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投资方偏偏选择了高峰这样一个不算有名气的演员,这是为什么呢?昨日高峰对本报记者说:“是扈耀之导演推荐的我,他说丛飞精神中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我身上能找到。我想可能是因为去年我拍的以2004年“感动中国”里的人物之一,在贵州山区支教的徐本禹为原形的电影《光辉岁月》打动了他吧。”话是这么说,但高峰形象上和丛飞相差太远了,他自己也不否认这点:“我们形象上太不一样了。我当时一看见他的照片心里就打鼓了,他是胖胖的、憨憨的,很壮,而我特瘦。之前也有观众觉得我不像他,但是导演却说,电影更想表现丛飞的这种精神,外形反差不是关键。投资方也是丛飞很好的朋友,对他很熟悉,开始想让我模仿他说话的状态、语速,但后来讨论之后决定把那些全扔掉,因为丛飞是一个精神的感召,所谓的丛飞精神,他的行为、内心的东西感动大家,好多人并不知道他的模样。”
消除大家对丛飞的怀疑
高峰坦言,当初接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压力很大,他说:“我最初是通过资料了解他的,丛飞就是在十几年里,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资助给那些渴望上学的贫困儿童。最后,都到了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反而连住院的钱都已经没有了的地步,说实话刚开始我有些怀疑,现在真的有这样的人?就觉得他挺奇怪的。但是在到了深圳以后,从当地的人的嘴里了解了那都是真实的以后,我真的觉得:原来是我们太奇怪了!现在很多人就只知道赚钱,他们也会捐钱,但是是为了出名……但是丛飞完全不一样。现在影片拍完了,我最希望听到的是大家说:噢,原来丛飞真的是真人、真事,他真的是不图任何回报。如果将来电影上映以后,能让大家相信丛飞的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上是真实存在的,那也就是达到了我们这部电影和我自己最大的心愿。”
拍摄最难是化疗阶段
高峰说拍摄的过程是对自己精神的一次洗礼,“如果不是拍这部戏,我不会感受到人们对丛飞的那种敬仰——我们在深圳拍戏的时候,拍摄车上挂着“电影《丛飞》”的条幅。许多人看到了都会主动帮忙,有一次我们没地方停车,马上有人帮我们找停车位,还不收我们的停车费;现场拍摄有很多市民围观,但我们要进行录音时,会提醒市民配合不要出声,几十人就真的没有一点声音,这让我们很感动,这在其他地方没遇到过。”他告诉记者,整个拍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化疗阶段,不仅要求剃头,还要声音沙哑,“拍化疗的时候整部戏已经接近尾声了,剃头的刹那我觉得自己成为了他,那时候我才真正找到了丛飞的精神所在。我希望表演时能带大家入戏,而不是让人觉得在装、在演。”首席记者鲁艺 (责任编辑: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