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剧本自身的魅力使它久演不衰
首届中国戏剧奖颁出曹禺剧本奖—
本报记者自广州报道 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昨天上午在广州揭晓并举行了颁奖仪式,8个剧本从73部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中,由孟冰创作、总政话剧团演出的话剧《黄土谣》和李莉创作、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成败萧何》分别荣膺话剧、滑稽戏和戏曲的第一名。另外,4部现实题材作品入围为近些年陷入困境的现实题材剧本创作带来了小小的希望。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创建于1980年,其前身是全国优秀剧本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中国戏剧奖是去年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整顿后,经中宣部批准的全国性戏剧艺术综合奖项,曹禺剧本奖是其子奖项之一,每两年评选一次。
在昨天的颁奖现场,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除了因为由其编剧的话剧《白鹿原》正在上演之外,第四次获得曹禺剧本奖也令他对当下剧本创作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在谈到目前剧本创作面临的问题时,孟冰表示,除了主旋律题材和军旅题材也要以情动人外,作者和观众对台词的淡漠造成了当下戏剧语言的粗糙以及观众欣赏能力的下降。
“话剧创作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创作感受,当然有好的文学修养、较高的文学学历和高级职称是可以写出阅读性很强的文本的,但这未必适合舞台演出。话剧是靠台词作为和观众交流的主要手段的,我们能从《茶馆》中举出若干经典台词,但实际上今天的创作中这样的台词其实并不少见,可为什么今天的观众不能像以前那样脱口而出呢?这与今天时代对文学和文本的认识有直接关系,人们在欣赏时更多的是关注立体的、偏感官刺激的冲击力,而对文学的关注已经淡化到最低的限度了。很可惜,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欣赏话剧了,看《白鹿原》,一部分人是来看明星,一部分人是来看林兆华,还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对原著的敬仰走进剧场的,而真正从台词入手领略话剧的人已经不多了。正因为这样,创作者对台词不讲究,不下工夫琢磨已成为目前创作上最大的问题。”
“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者真的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李龙云的作品就能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戏剧所有的人说的都是一样的话,也就是观众戏称的‘不说人话’,这样的戏肯定不好看。话剧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非小说也非电视剧,这也正是话剧的魅力所在,因此好的话剧是改编不成影视的,《茶馆》和《雷雨》的改编都有些牵强。当年我们的《红白喜事》演出后,很多人都想搞影视,但是都没成功,这也正说明话剧的结构和叙述方式是独特的。今天的很多编剧都会不自觉地向导演、观众以及当今的审美潮流妥协,虽然戏剧发展到今天可以有多媒体,有声光色,也可以进行各种探讨,但我所坚守的仍是以台词刻画人物作为基本手段的话剧文本。”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