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今天闭幕。3月中旬以来,来自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和上海7个省市的儿童表演团体的艺术家们,向上海的孩子们献上了14台参演剧目和4台祝贺剧目。参加展演的70余家剧场,在80多天里,进行了1000场次的演出,吸引了约100万的小观众。然而,在儿童剧表面热闹的背后,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
剧本短缺人才缺乏
“‘1000场’、‘100万小观众’,这是两个很了不起的数字。它融入了全国儿童剧工作者的心血。”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评委、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对此次儿童剧展演活动的效果表示满意。欣喜之余,她也坦言儿童剧的创作和演出现状有令人担忧的地方。
“全国20多个儿童演出团体,只有二三十位专业作者。”戴平说,剧本短缺,编剧人才缺乏,成为儿童剧“可持续发展”的大障碍。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最近进行有奖征集剧本活动,20万元大奖空缺,仅评出5个入围奖和十几个鼓励奖。戴平表示,“剧本荒”是儿童剧团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儿童剧创作被认为是“小儿科”,写一个剧本只能拿三五千元,很多作者于是转行影视剧本,或者改写话剧。另外一方面,合格的儿童剧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短缺也成为儿童剧发展的一大“心病”。目前舞台上活跃的儿童剧演员大都在40岁左右,但实际上演出儿童剧却是“待遇不高要求高”。儿童剧演员不仅需要能歌善舞,还要能理解儿童的心理。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骨干演员,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培养的,鲜有新人补充,儿童剧演出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永远的雪梅》创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艺术团在创排儿童剧《永远的雪梅》时,尝试调动全国的编剧和演员资源,用市场手段解决儿童剧面临的剧本和演员短缺问题。此剧不仅成为此次儿童剧展演活动中少数几出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儿童剧之一,还创造了8个月演出300余场的纪录。
《永远的雪梅》导演王又乐表示,《永远的雪梅》排演时借鉴了影视剧的制作方式,采用所谓的“剧组制”,从全国范围内对演职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剧组制”其实是一种市场手段。灵活的用人机制,能跨领域为儿童剧带来新的创作力量。”金坛市文化局局长李留清告诉记者,从1998年开始,金坛市华罗庚艺术团就尝试“剧组制”,剧团仅保留部分固定人员,编导和演员则从全国聘请,不仅有专业的儿童剧编导演,也邀请了其他剧种的人才。按照“剧组制”制作儿童剧《飞吧,大雁》和《永远的雪梅》,做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
本报记者 王磊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