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6年5月22日,冯小刚的黑色旅游鞋踏上了戛纳金色的沙滩。从那天起,中国人民的喜剧导演冯小刚多了一个身份——面向世界人民的导演冯小刚。那天,有很多说英文的人争先和冯小刚握手问好,他也开心地用英文打着招呼。
在戛纳观看了六分钟片花和对几位导演主创进行采访后,我们仍然不能对这部电影妄加判断(因为惊艳的片花和完美的访谈从来不曾缺少)。 但是,基于对冯小刚多年拍摄商业片“从未失手”的信任,我们还是对《夜宴》倾注了特别的关注——它可以摆脱国产大片的怪圈吗?它能成就冯小刚的转型梦想吗?它能带给章子怡脱胎换骨的改变吗?
本报特派戛纳记者 陈弋弋
冯小刚章子怡导读《夜宴》章法纲领
拍悲剧是为了找回喜剧欲望
纲领Ⅰ 有了群众基础开打三大战役
过去12年间,冯小刚与中国观众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难得的信用度。用他的话说:“我怎么就没有失手过呢?”对此,冯小刚非常珍惜,在我们的谈话过程中,他不止一次说自己不会玩弄人民的信任,还用特有的冯氏语言形容现在的处境——"我在打三大战役。”
“开始拍贺岁片,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个就像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敌后,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在国民党腾不出手打你的情况下,建立了大量的革命根据地,创建了革命的武装力量,培养了雄厚的群众基础,跟着就打了三大战役。我们现在也要打三大战役,第一个战役是辽沈战役,就是《天下无贼》。因为票房过亿,影片脱离游击战的风格,更像一次兵团作战。第二个就是平津战役:《夜宴》。《夜宴》拍完之后,其实我们在讨论,我们是回去守那一亩三分地拍喜剧去?还是接着打淮海战役?宜将胜勇追穷寇,打过长江去,走出全中国,等到三大战役打完了,下面我们就要抗美援朝,跟美国人作战。”
纲领Ⅱ 要有节制不受枝节诱惑
在这场平津战役之前,冯小刚有一个“战前”分析:“有记者说《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几部大片造成了民众对大片的信任危机,这个说法不一定成立。你知道一个片子卖到两亿人民币或者一亿七八千万人民币,它没有自己的口碑是不能卖到这个价钱的,仅靠宣传做不到这点。当然媒体可能看完了不喜欢,媒体呢就会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代表了观众,陷入了一个观众也是这样认为的心理假想,但是可能事实未见得是这样。”
冯小刚说,拍摄《夜宴》,很需要的一个心态是“节制”,尤其是在拥有豪华投资与豪华幕后班底的背景下:“导演在拍大制作的电影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很多枝节上,没有集中在人物和故事上。《夜宴》呢,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我们就很警惕,导演在拍大制作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我们都尽量避免。我们不要受到那么多诱惑——个动作设计得特别啊,这个服装多么精美啊。导演的注意力被分散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观众的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不知道你要给我什么,重点在哪儿。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节制。”
纲领Ⅲ 要想国际承认你就得拿悲剧
可以肯定,今年国庆期间中国观众即将看到的《夜宴》,以往那些充满贺岁特色的冯氏喜剧风格将荡然无存。这种转变,冯小刚的老搭档葛优曾经给我们解读过:“为了市场、为了贺岁片,我赞成他拍喜剧。但对于他个人来说,不应该再拍喜剧,他需要拍厚重一点的电影,就是所谓的正剧。冯小刚现在需要得奖,需要得到国际的认可。你想,要是来了国际电影人,给他们播放冯小刚的电影,就不能拿这几部贺岁片,因为人家看不懂,不明白有什么好笑的。我们的《大腕》也拿到国际上放过,没什么动静。要拿就得拿悲剧、正剧。我觉得他有这个实力。”
当我们把这个说法向冯小刚求证的时候,他低头笑了笑,然后抬头,恢复严肃,给出了另外一方面的答案:“转型是怎么回事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我老按照这一种方式拍喜剧,我就会变得有点不那么兴奋和充满激情了。这事儿就成了娴熟,我觉得慢慢可能会很有问题。因为我不那么兴奋了,创作力就没那么活跃了,必然会影响这个电影的水平。所以我还要找到又能让我变得兴奋起来的方式。我现在用这样的方式迂回一下,让喜剧的东西在我心中积淀,让我老惦着她,想着她,然后又见不着她,无法触摸她。这种欲望就会开始在我心中生长、膨胀,然后我就觉得不行了,一定要去见见她!拍《夜宴》,其实能够从侧面起到这样的作用。”
纲领Ⅳ 以古代口语作新语言系统
冯小刚谈到,拍《夜宴》的过程中,比较忧心的部分是台词。“这是一部古装片,演员的台词一定会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我所擅长的语言系统放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这就要尝试一种新的语言系统,这个我也是特别感兴趣的。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盛和煜编剧的帮助。其实我之前忧心忡忡的就是你说的这部分,就是拍一个古装片到底应该怎么说话。你拍太文了人家听不懂,太通俗了人家说这不是古代。怎么把握?盛和煜的台词写完了后我就觉得他别开生面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语言首先是朴素内敛的。然后呢,短句很多,偶尔有一些长句。然后既然它脱胎于《哈姆雷特》,那么它同样也有那种诗意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也能够做得到。但是每个人都能保证不会说我听不懂,这话什么意思?然后它又很朴素、有古代的那种感觉。它还是像口语多一些,古代的口语。”
(责任编辑: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