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王菲)一声声高亢悲壮的秦腔,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关中人形象,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白鹿原》以强大的演出阵容于昨晚在首都剧场亮相,为第四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话剧《白鹿原》是根据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白鹿原》改编创作的,该剧将长篇小说的创作精髓浓缩于舞台之上,力求全面地展示出渭河平原从上世纪初到50年代初期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这部充满了中国西部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话剧,体现了中国戏剧演出的高水准。导演林兆华运用了独特的视角诠释出一个家庭50年的变迁。演员与舞美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表现真实的生活,于2005年5月赴陕西白鹿原地区进行体验,看窑洞、问民俗、听秦腔,寻找小说中描写的关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剧中濮存昕、宋丹丹和郭达等演员朴实感人的表演正是凭借着这种真实性打动了台下观众。该剧表演者除了人艺的演员外,还有总政话剧团和陕西华阴市、西安灞桥区秦腔艺术团的部分演员,参演人员多达80余人。全剧洋溢着纯正浓郁的陕北方言,采用秦腔作为话剧背景音乐,秦腔艺术团的民间艺人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再现了陕北地区古老而深沉的秦腔艺术。演出结束后,剧场内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第四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是5月北京舞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17台戏剧集中亮相,整体呈现出创新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其中参演剧目近90%都是新创或第一次在北京舞台上演出,从内容到表现手法的各个角度体现出一个“新”字——《白鹿原》、《早春二月》、《北京人》等经典名著、名剧的创新改编;歌剧《杜十娘》、河北梆子《窦娥冤》、越剧《心比天高》、黄梅戏《霸王别姬》传统戏曲的创新移植;《文成公主》、《娜拉的儿女》等戏剧形式的创新探索。更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剧《西区故事》实现了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在北京的首次原装引进,它充满活力,又不失经典作品的完整性。
王菲 (责任编辑: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