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落幕,没有大惊奇,惟有六位最佳女主角以及四位最佳男主角,算是以演员占多数的评委团为自己争取的最大发言权,一下子出了十位影帝影后,这都是王家卫率众演员搞怪的结果。
一般而言,所有的奖项都落在原先大家看好的电影上。评论界最喜欢阿莫多瓦的《回归》,这部影片在所有的评分表上都稍微领先伊纳里多的《巴别塔》和肯·罗奇的《风吹稻浪》。拉契得·波查拉的《土著》(主演加梅勒·黛布泽等4人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因为排映时间稍晚,并没有参预评分表,但也是所有人都预计会得奖的作品。此外布鲁诺·杜蒙的《弗朗德勒》和阿诺德的《红色之路》也都是口碑强悍的作品。
戛纳在今年舍弃了风格家阿莫多瓦,独惠阳刚的肯·洛奇,将金棕榈颁给了肯·洛奇探讨1928年爱尔兰共和军分裂的锥心泣血的史诗。不过评委团倒也给予了阿莫多瓦两个大奖(最佳女主角六位及最佳编剧),以示对这部以个人作者论风格、对讨论爱,独立女性精神和女性情谊作品的至高敬意。
同时,这次戛纳也扮演了春秋史笔的角色,从《风吹稻浪》的爱尔兰/英国独立战争,到
《土著》北非殖民地子弟兵为虚无的“祖国”法国解放参与二战,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烈牺牲,再到《巴别塔》里比利时农夫远赴类似伊拉克的沙漠战场上经历的恐怖杀戮,几部电影都以记录史诗之精神,针砭历史被遗忘的篇幅(虽然伊拉克战争似虚拟,证诸今日美军及欧盟军队在伊拉克的横行简直再真实不过),不论他们采取的是通俗或者艺术的叙事,它们都一样高举在战争中的人道精神,而且它们都是讲述得淋漓尽致的好电影(虽然我实在希望能把那些残忍的杀戮和酷刑从脑海中洗掉!)。
此外,评审团对新秀影坛亦有说法。最佳导演给了移民美国的墨西哥新锐伊纳里多(《巴别塔》
),评委大奖和评委奖都给了比利时的布鲁诺·杜蒙和爱尔兰的女导演阿诺德。《巴别塔》的连环套叙事结构和张力十足的戏剧性见证了导演伊纳里多的才情;《弗朗德勒》则总结了布鲁诺·杜蒙这几年用撞击观众心灵的方式、毫不妥协地面对最骇人的阴暗面;《红色之路》文章虽小,但是它将一个心灵受创女子的救赎之路拍得悬疑而又引人入胜。 这三部片子都说明了戛纳宁可鼓励新人,也不给表现不优的成名导演“送花篮”的酬庸心态。
总结来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平静而又乏味的戛纳年,没什么大的争议,没什么出类拔萃的好片(虽然我个人非常喜欢阿莫多瓦的《回归》),平平庸庸,风平浪静,激不起任何涟漪。
(责任编辑:老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