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到4日,我国第一部即兴戏剧《枣树》将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这出根据北京电视台著名栏目《第七日》中第一个真实的拆迁故事改编而成的话剧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剧本,演员们按照在大杂院儿里的生活经验想到哪儿演到哪儿。据说剧组届时将把实验小剧场变成一个北京大杂院儿,而坐在“大杂院儿”中的观众则是演员们的“邻居”,不但能听这些“大爷大妈们”在“院儿”里唠家常,不怯场的观众还能走过去跟演员手里抢块儿西瓜吃。据介绍,即兴戏剧《枣树》因此赢得了“剧场版纪录片”的美称。
《枣树》几个月前曾在北师大内部上演。虽然当时没有做过任何宣传,但该剧演出时,却有很多北京观众慕名前来。据介绍,《枣树》一剧的灵感来源于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栏目报道的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在一个即将拆迁的大杂院儿里,人们围绕一棵枣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棵枣树是大杂院里的标志,也是一位70多岁老人唯一的朋友……《枣树》导演黄盈在看过新闻之后,便决心用最真实的方法再现老北京的大杂院儿生活。为此,导演黄盈费尽千辛万苦找来了一群有着大杂院儿生活体验的年轻演员,并且为了追求最真实的大杂院儿感觉,剧组决定不要剧本,演员们全部凭着自己的生活记忆,靠即兴表演来完成《枣树》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创作。因为演员们的形体和台词靠的都是现场发挥,因此每场演出中,他们的对白和表现方式都会迥然不同,甚至连基本的戏剧情节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演员们的表演完全是即兴的,但是舞美上《枣树》剧组却是向北京人艺的现实主义戏剧学习的。《枣树》里有一家老小支开圆桌吃炸酱面的画面,也有一院邻里搬出马扎吃西瓜的场景,此情此景活脱脱一个北京大杂院儿。导演黄盈擅长运用环境来营造颇具实验性的戏剧作品。2003年,他在导演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布莱希特的名剧《四川好人》时,就把舞台搬到了首都剧场的台阶上,令戏剧圈为之震动。这一次,黄盈老老实实地在剧场里做戏,但他还是要大胆地把人艺实验剧场改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杂院儿,观众一进剧场就能看见流出自来水的自来水管儿、从昔日大杂院儿里收集来的门牌号码等道具;而在演出时,剧组特意模糊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观众仿佛就是演员们的邻居,那些胆子大的观众们,还可以走到演员们旁边,从他们手里抢块儿西瓜吃。(记者王菲)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