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一出颇得北京人艺神韵的京味话剧。对于本剧的创作源起,导演黄盈表示:近年来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原创作品相对匮乏,这让他决定放弃自己惯常的排演大师经典作品的路线,再结合演员以北京人居多的状况,他最终将新作锁定在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北京杂院戏上。
此次《枣树》在人艺三楼的实验剧场演出,不能不说是一个象征。这群充满活力的创作者,以他们踏实的作品向京味话剧之牛耳——北京人艺致敬。
集体即兴排“院儿”戏,层次分明见功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出戏没有剧本,完全采用集体即兴创作的形式完成剧目编排,导演黄盈戏称这次创作是找寻中国话剧原初精神的“幕表戏”。一位“专业”戏迷说:或许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如此自然生动,照本宣科反而不好了。
排练《枣树》伊始,导演钦点了部分主要演员,如演何老太太的张婷,何家大儿子的陈磊,饰出租司机的生志昊等。继而让大家随便报名参加。然后根据报名情况,设定院子里的各家住户,谁和谁算父子,谁和谁配成两口子。根据演员先天特点,预设出其所演的角色特点,谁更讲老理儿,谁爱贪小便宜,谁贤惠,谁刁钻等等。然后让报名者做人物生活小品,竞争上岗。根据确定的演员人选,《枣树》中登场的家家户户才确立下来的。
虽然没有剧本,但演出层次分明步步为营,小包袱的把握十分精准,体现出不俗的戏剧功力。与之相应的,演员们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小动作的使用透露出生活质感和北京味道。有专业人士在看戏之后说这个戏的剧本非常出色,想知道编剧是谁,当得知该剧没有成形文本,大到故事情节小到每一句对白都由剧组成员集体创作完成后,更是惊叹不已;亦有专业制作人认为《枣树》颇得京味话剧真髓,北京人艺的舞台是最适合她的地方。
小处着眼,细节出位
剧中的重要人物何鑫是个工人,扮演这一人物的演员是个小个子,为了配合人物,导演特意让他穿上了深蓝色双白道的运动裤。这种深蓝色双白道运动裤时下已经不常见了,但少有阅历的人都会记得它。十几年前,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工薪阶层锻炼身体都会穿它。深蓝色运动裤的形象永远地拴在了人们关于往昔岁月的回忆里。
当何鑫身穿运动裤圆着罗圈腿出场的时候,在场观众无不忍俊不禁,同时又感受到了浓郁的家常气息。一条运动裤透露出人物的底层身份和老派作风,更有观众称这是“绝妙的造型”。对此,导演说:“运动裤的灵感直接来源于我五叔。”
《枣树》中人的每一件衣服、每一枚饰品无不渗透着创作者精益求精地悉心打磨。对此,导演同意服装师的意见,认为由大剧场转入小剧场,更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到时候观众近在咫尺,每一件细小的物品、服饰都能说话,要让他们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演出的精益求精。
服装造型是如此,调度表演更是这样。
将“一戏一格”进行到底
2003年,青年导演黄盈将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布莱希特的名剧《四川好人》搬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该剧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连演5场,并在首都剧场的台阶上进行了两场露天演出。有观众说该剧是其“看过的形式最活跃的戏”,甚至有人将之赞为“罕见的完美之作”。无论如何,《四》剧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从大师经典到现实题材,黄盈不拘于某一种风格、手法,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黄盈说不希望固定自己,每一次排戏都会挑战新的领域、尝试不同的风格,将“一戏一格”进行到底。
将看演出变成开派对
《四川好人》时,黄盈将舞台拓展到了剧场外,剧场版的演出从进场大厅开始,打扮停当的剧中人已经进入剧情,演员还邀请观众参加“批斗大会”,参与剧情;露天版更将观众请上舞台……现场互动将单向性的演出变为观众与剧组一起的狂欢。
据悉,此次《枣树》的演出仍将在环境上作文章。黄盈计划将实验剧场进行一番改造,给观众营造出走进大杂院的感觉。看演出就像是听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唠家常、看对门邻居夫妻拌嘴、听隔墙的孩子们说悄悄话一样亲切自然。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