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文字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或许可以被认为是读家不解风情,但如果看不透舞台上的白流苏和范柳原,却不一定是观众的问题。由香港话剧团斥巨资打造的话剧《倾城之恋》昨晚作为今年“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重头戏在首都剧场上演,然而这部“娱情小说”配上影帝梁家辉的卖力出演却未能得到预想的口碑,不仅粤语对白造成了观众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结尾处以《走进新时代》作为时空转换的标志更是引来观众的窃笑,让人一头雾水。
将张爱玲小说文辞表层的绚丽与曲折,通过舞台映射出剧中人生命中的荒漠与悲哀想必是话剧《倾城之恋》创作的初衷,而张爱玲本人也曾经说过:“我希望《倾城之恋》的观众不拿它当个遥远的传奇,它是你贴身的人与事。”然而观众从剧中感受到的却是剧中人的遥不可及,舞台上的男男女女难以与原小说中的人物对号入座,似乎只是在完成对白。此外,该剧电影化的切换方式不仅增加了暗场的次数,更破坏了剧情的连贯性。一次次的暗场再加上头顶上飞速而过的中英文字幕,整场演出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理上都是莫大的考验。
同多年前由许鞍华执导的电影版《倾城之恋》中几乎挑不出什么瑕疵的布景和配乐相比,此次的话剧版在舞美上显得格外粗糙,大幕开启,舞台的色彩和造型仿佛上世纪80年代的舞台呈现。剧中的歌舞表演也大都是那个时代歌舞旋律和步伐的简单复制,并未起到烘托剧情和人物心理的点睛作用。记得在北京演出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导演毛俊辉就曾经表示,该剧在香港等地演出时结尾所用的歌曲《走进新时代》是为了表现年代跳跃至上世纪90年代,但在上海演出时却引起了争议,因此北京之行将用另外一首歌曲替换这首经典曲目,但不知何故,昨晚白流苏依然《走进新时代》。
总之,如果准备看梁家辉,那么《倾城之恋》足够了,如果期待一出完整而有水准的戏剧,《倾城之恋》尚欠火候.
(责任编辑:阿芒) |